第212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789 字 2022-10-20

数月之间,是勋终于把许都的印书作坊给盖建起来了,而且也不藏私,官员、世家,若想学习印刷术、山寨印书作坊,是勋全都欢迎,只是有两个条件:一,你得交学费;二,颍川、河东两地已经都有作坊了,不准重复建设。

因为是勋虽然是动用公款盖起的这两处作坊,没花自己一个铜板,但因为官库也不够充裕,所以规模就不可能大,每天能印几十本儿书顶天了,完全供不应求。是勋建印书作坊的目的不是为了垄断生产,自己好发大财,也不是为了充实官库(就这单项产业,搞再大收益也有限啊),他的目的是普及文化知识,那自然就不怕别人山寨啦。

至于新式可拆卸“霹雳车”和火箭武器的研制,也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只是谢徵那废物研究不出合用的毒药球来。是勋这几个月倒是不怎么忙,反正麾下皆能吏也,但他也一直有点儿心神不定——沮授还没有死,许攸还没有降,他们还会拿出什么反攻的良策来呢?

偶尔跟荀氏叔侄、郭嘉,甚至跟贾诩聊起来,倘若易地而处,你们会怎么办?但即便这几位智谋之士也都拿不出什么良策来。是勋当然不会认为沮授或者许攸比这几位加起来都还要高明,但终究他们都在许都,思考问题就难免会有盲点啊。倘若形势没有大的变化,今岁秋后曹操再次发兵河北,就有机会将袁绍一举打垮,然而……还有好几个月呢,谁知道沮、许会不会一时福至心灵,再想出什么妙策来呢?

第十章、穷途之谋

战争是以实力为主要基础的,奇谋妙计,不过辅佐而已,当实力绝对不足的前提下,即便天纵奇才——比如说后来的诸葛亮——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局势。如今袁绍所面对的就是这种窘境,他要阻遏曹操秋收后必然发动的总体攻势,就必须先发制人,提前加以牵制,但问题是该怎么牵制呢?发兵袭扰,你得有足够的粮秣才行啊。

河北虽为大州,户口繁盛、物产丰富,但多年来涸泽而渔,一方面并不重视农业恢复、开发,另方面放纵豪门大户兼并土地、欺凌弱小,官渡之战又贸然兴兵,袁家的府库基本上就搬空了,只有期待本年获得一场大丰收,才有可能得到缓解。然而问题是,若是枯等到秋后,则曹操大兵杀至,还有时间把物资转化为战力吗?

故而荀彧等人普遍认为,即便沮授、许攸智谋出众,恐怕也无力回天了——若肯壮士断腕,弃并、青二州,拔袁谭军、高幹军出险地,立寨险要,专守冀州,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是要真那么干,袁绍的威势将会大挫,袁家班就可能从内部瓦解,袁绍不大可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若不能伐战,便只能伐交了,只是刘表为张羡所牵绊,孙策受阻于广陵、庐江,而且相隔遥远,很难统一步调。曹操的后路暂时无虞,至于两翼,东面只有大海,西面唯有吕布。大海不能攻曹,至于吕布,他正忙着跟韩遂、马腾死掐呢,就算突然背反朝廷,也没有力量掉过头来威胁曹操啊。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荀彧建议遣使凉州,奖掖并羁縻吕布,曹操首肯,即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前往。

然而到了六月初,突然有急报传到许都,沮授他们终于出手了——

首先青州传来消息,东莱郡有人聚众谋反。先是东牟人王营,聚集三千余众,攻破了昌阳县;其次为弦县人李条,聚集五千余众,攻弦县不克,转向曲成,为当地世家王氏所败,又扰北海国境。袁谭所署青州别驾王修自济南东进,与之呼应。

青州前几年被袁谭糟蹋得很惨,林虑之战前臧霸入青,据其大部,也没怎么好好管理——就算真想好好管,短短半年多也出不了什么成效——因此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自然民众暴乱。只是根据臧霸所搜集到的情报,王营、李条之所以胆敢公然掀起反旗,其中确实能够找到袁家煽动的痕迹。

“是欲使我侧翼不稳,牵制出兵也。”曹操召集群臣商议,曹洪首先发言,说不过就是老百姓造反嘛,怕个球啊,命令臧霸力剿便是。陈群表示反对,说:“今距收获尚有三月,若乃臧将军不能速定,则恐聚啸者日多,癣疥之祸竟成腹心之患。请以安抚为上,镇之以静,乃能不落袁氏圈套也。”

荀彧等也皆附和,因而曹操最终决定,向青州调拨部分粮草,以赈济饥民,避免动乱扩大,并遣陈群前往招抚王营、李条等,遣屯田中郎将是纡进驻北海,招募流民屯垦——“东方之事,吾乃付之长文,使臧将军专阻王修而防袁谭。长文其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