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218 字 2022-10-20

“昔叔孙通为高皇帝制礼,高皇帝恐其难学也,叔孙通乃云:‘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

汉朝建立之初,本来没有啥朝廷礼仪,一方面是自刘邦以下,君臣们大多是乡下老粗(就连萧何也不过县中小吏而已),懂个屁礼啊?另方面则是因为恶其胥余,把秦礼也全都给废除了。结果导致朝堂上乱糟糟的,甚至于“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搞得刘邦这个头大呀。

于是孙叔通就趁机跳了出来,跟刘邦说我帮您制一套礼仪出来吧。刘邦还有点儿含糊说我手下都是一票老粗,礼仪那么高大上的玩意儿,他们学不会可怎么办?对此,孙叔通就说了上面是勋复述的那段话,意思是各朝各代,礼仪都不尽相同,咱们可以删繁就简,弄个阉割版出来……

是勋随即就又加了一句话:“是知叔孙所制,非古礼也。”意犹未尽,话似乎还没完,但他及时闭嘴,不说了。

他也不说禅让之礼自己懂不懂得,光提叔孙制礼的古事,那就很容易引发歧义啦。在曹操听起来,是勋是说:不必遵循古礼,您要是真想接受禅让,那我就现给您编一套出来。然而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说古礼因时而废,如今不可遵从——禅让?乃不合于今时今日也。

你瞧,我没有直接捧曹操的臭脚,来刘歆那种大国师的角色,在强权下曲言而谏,此亦不失儒宗的身份啊。

好不容易给糊弄过去了,等到散朝以后,是勋就悄悄地问曹操:“主公适才殿上所言,得无诈乎?”你只是想恐吓皇帝吧?是吧是吧?

谁料想曹操斜斜地瞥了他一眼,沉声道:“宏辅以为孤不足当耶?”你是不想让我代汉自立吧?

我去!是勋当场就喷了——你特么竟然想玩儿真的呀!

第二十一章、衣锦荣归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终其一生都未曾篡位,还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孙、刘觊觎在侧,而且仍呈上升趋势——蜀汉之衰退,自刘备夷陵之败为始;孙吴之衰退,自孙权称帝为始——曹操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骤行篡僭之事。二则他终究是汉臣出身,原本的志向不过以“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名得终而已,最后一步,不是那么容易突破心理障碍,迈得过去的。

然而此时曹家的势力比原本历史上要强大许多,荆州已得其半,孙氏苟延残喘而已,凉州虽然仍在吕布手中,东北却平了公孙,北方制压鲜卑,足可相抵。就是勋原本的想法,待到天下一统,曹操就算突破不了自家心防,也拦不住属下给他“黄袍加身”啊,将会实实在在出现一位魏武帝,而不是儿孙所追尊的。

可是这会儿终究还未能完成统一啊,曹老大你着的什么急呦!

曹操着急,其实还就是是勋所勾引的。本来荀彧、王必之死,就使得曹操暴怒如狂,偏偏是勋还把矛头指向了刘协,恨得曹操几乎就想挥起一剑,把那小皇帝一劈两段。要是别的什么人,哪怕朝廷重臣,曹操说杀也就杀了,偏偏他不好杀皇帝啊……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那家伙从皇帝的宝座上给扯下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