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金看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他立刻通过网络找到了陈致远所在林城医院的电话并打了过去,得到的结果让胖金有些失落,陈致远已经去岛国了!把这个消息说给妻子听,两人决定过几天等女儿的情况稍微稳定点就带着她去岛国寻找陈致远。
可谁想还不等他们去,胖金就见到了陈致远。
书说到这里存在这一个疑点,陈致远拿到诺贝尔医学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胖金到处寻医问药的这段时间里,米国的医疗专家们早就知道了陈致远的针灸麻醉,但他们为什么没向胖金提起陈致远的针灸麻醉那?
其实原因很简单,米国作为世界第一个科技强国,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医学上都是世界最好的,这也养成了米国那些医疗专家傲慢的性子,虽然陈致远已经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用这个奖项证明了针灸麻醉的可行性,但米国这些医疗专家很多还是持质疑态度!
上文提到过,西方人对于中医的印象就是愚昧落后的巫术,仅凭一座诺贝尔医学奖还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西方人对中医的印象,所以米国的那些医疗专家并不认可针灸麻醉,在他们看来没有亲眼看到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这种态度也代表了很多西方医学家的态度,想要改变,陈致远必须把针灸麻醉普遍用在全世界的临床中,但这点目前他是没办法做到的,属性点限制了针灸麻醉的传播。
米国医疗专家打心里不认可陈致远的针灸麻醉,自然也就不会跟胖金说,在他们看来用一项没有成熟的运用在临床上的技术来治病救人,这是草菅人命。
听到胖金的请求,陈致远点了点头道:“我得先看看孩子在决定她是不是适合用针灸麻醉!”
针灸麻醉的原理就是刺激神经节进而产生麻醉的作用,成年人与婴儿的身体是不同的,成年人的神经更有韧性也更粗壮,婴儿的神经则太脆弱了,也太纤细,想要麻醉成功,难度比大人的要难得多,陈致远从没有给婴儿进行过针灸麻醉,所以他必须要看过胖金孩子的身体状况,才能决定那个小家伙到底适合不适合针灸麻醉!
“这个没问题,我们现在就走!”胖金急乎乎的站起来就要往外边走,今天他值班,但现在他可顾不上工作了,孩子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陈致远迈步跟了出去,两个人上了警车直接向医院开去,雷森等人则开车跟在后边!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同
米国的医院跟华夏的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米国各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很少有大的差别。根本就没有什么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之区别,南方与北方,小城镇与大都市,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的配比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名医院和一般医院之区分。患者可以就近去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因此很少出现患者都朝某一所或几所大医院涌的状况,即便是在普通医院里也有医术很高明的医生。
比如,在纽约州一个小城镇的一所医院里有一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每天按时坐诊。但是,这个医院从不会打广告宣传,说我们医院里的一个医生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大家都不要去其他医院,到我们这来吧。
上述这些跟华夏实在有着太大的不同,华夏医院是有等级之分的,等级越高的医院越集中了更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老百姓有点什么大毛病就得兴师动众、求爷爷告告奶奶的奔大医院去,曾有人用一句话形容华夏看病难,这句话就是:看病难,难于上青天!虽有些夸张,但也是华夏医疗环境的真实写照。
上述的那些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在米国患者备受上至国家政府,下到医生护士的普遍尊重和关爱。医生会把每一位患者视为自己同一战壕的亲密战友,与患者一起对抗病魔。比如,你头晕,打电话给医生需要去医院看,但称走路不方便,或者干脆就是心情不好,不愿意挪步,需要救护车的帮助,医生就会立即安排免费的救护车和担架来接你,不管你真的不能走动,还是能走但不想走,没有人求证和计较这些,因为他们觉得你已经是一个病人了,是弱势群体,需要同情和帮助。医生不仅会医治患者的病痛,还医治他们的心灵。
这点在华夏可做不到,首先医生跟患者是对立的,也就是敌对关系,在华夏医院到处就流传这一句话,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视病人为敌人你就是一名好医生,如此病态的关系,不得不说是华夏医生跟患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