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素质的问题,其实不然,素质的高低决定于文化程度,当今华夏还有文盲吗?大学毕业生都好几亿了,大家都上过学,也学过要守各种规矩,但还是没人乐意守,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往往是不守规矩的人才能创新。
但华夏为什么很少有医疗工作者搞出点科研成果来那?究其原因还是华夏的医疗制度,医生这个行业收入低、风险大,在加上医患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医生每天上班要看病人,还得分出精力来防着病人,生怕病人给自己下套,这样一来谁还有心思去搞什么医疗研究?在一个国家对培养医疗研究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金更少,就凭这两个原因,华夏能搞出什么医学上的科研成果吗?
陈致远满意三井上缘这类医生的守规矩,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医疗事故,但他又不满意他们没有创新精神,他需要的是具备这两方面的人才,可目前这样的人才太少了,陈大官人只能等第一批国内那些跟他签下合约的医学生毕业后从里面选拨了!
要想医院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人才重要,但人才的梯队一样重要,这点陈致远早就知道,所以他让汪飞在国内找了一些资质不错的医学生签约,给他们出学费,毕业后就来陈致远的医院工作。
由此可见陈大官人在医疗这块还是很有远见的,这点也被楚冬他们认同,为此陈大官人洋洋得意了好久。
好了扯远了,继续书归上文,有了三井上缘这助手自然不用他亲自去消毒、扑无菌单,这些都有三井上缘来完成。
看一切都就绪后,陈致远跟护士要来了针灸针,他得为窦海涛进行针灸麻醉,由于这次手术在腿部进行,所以陈致远没必要用针灸麻醉给窦海涛弄个全麻,他只需利用针灸针要阻断窦海涛的腿部痛觉神经就可以了,这种针灸麻醉比陈致远以前做的要简单很多,三针就可以搞定。
针灸麻醉完毕,陈致远也没急着立刻手术,虽然他对自己的针灸麻醉很有信心,但还是先检查了一下麻醉效果,这种谨小慎微的心态陈致远已经做到了极致,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是医生,在手术上他不能出一点错,不然一条人命闹不好就没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震荡钝性撕开
一切正常后陈致远没跟窦海涛说手术开始,而是冲麻醉师点了点头,示意他要开始了,这也是对病人的一种关怀,很多时候病人刚进手术间的时候情绪还很轻松,可当医生跟他说要开始手术的话,病人会立刻紧张起来,所以有经验的医生都不会对病人说自己要开始手术了,当然也不能麻醉师说,一般都是点下头!
陈大官人这台手术麻醉是他自己来的,但还是需要一名麻醉师,他会在术中随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有什么问题会及时跟陈致远说,这是必须的,毕竟陈致远要手术,他可没太多的精力老是盯着心电监控仪!
陈致远拿起手术刀从窦海涛腿部腘窝位置入刀,看似随意的一刀笔直的打开一个5公分的口子,旁边的三井上缘立刻用早就拿在手里的辅料去沾血,这让陈致远很满意,虽说三井上缘缺乏创新精神,但他的医疗操作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人体腿部的脂肪并不多,一般人在皮下只有很薄的一层黄色脂肪,只有很胖的人腿部皮肤下才会有较厚的脂肪层!窦海涛并不胖,正相反他的身材很瘦,所以皮下的脂肪实在是太少了,这到是为陈致远减少了一个打开脂肪层的步骤。
一般的医生做到这个步骤,都会还来电刀往下切,一直快到腓总神经所在位置的时候才还成止血钳游离,但陈致远没这么做,他直接就用止血钳顺着肌肉的纹理游离开一个小口子,然后就打算用钝性撕开的办法,也就是要来两个小拉勾放到切口的两端用力一拉直接把肌肉用蛮力撕开!
看到陈致远这步骤三井上缘终于是忍不住了,陈致远这种钝性撕开的办法只试用于打开腹部的肌层,因为在腹部的肌层里没有大血管,但是现在陈致远要钝性撕开的是腿部的股二头肌,在这快肌肉里有腓动脉、大隐静脉,如果患者身体有一定变异的话,里面甚至会有胫总动脉,这三条血管都是腿部最大的血管,一旦出现破损立刻就会造成大出血,很短的时间内患者就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患者最终的结果就是死去,哪怕应用大量血浆输入也只能起到延缓患者死亡的时间而已。
在有,这三条血管是腿部的主血管,腿部各个组织的供养与排出的废料(这里的废料指的是老死的细胞与细胞分解养料产生的有毒物质)都靠这三条血管来运输,一旦破损,势必会断了组织的供养与废料的运走,时间一旦过长,患者的腿部组织就会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