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

六月底,法国南部的法军在霞飞的指挥下与德军再次进行了一场大战,但损失惨重,原因是意大利又派出一个集团军进入了法国境内,同盟国的兵力得到了加强,在这次战役中,德军和意军的损失要轻一些。直到这个时候,法军已经失去了后勤补给,不仅兵力越打越少,而且没有了弹药补给。

趁着德军调整进攻步骤的这段机会,霞飞派人与西班牙当局进行商量,希望西班牙当局允许法军撤退进入西班牙境内前往北非。

西班牙当局也不是傻瓜,知道如果让法军进入境内,势必会引来德军大举进攻的借口,而如果不让法军进入,德军就没有借口进攻西班牙,毕竟现在西班牙已经宣布了中立,除非德军早就存了吞并西班牙的决心,而西班牙当局并不敢冒这个险,因此严词拒绝了霞飞派去的人。

无奈之下,霞飞只能求助了海军,法国海军负责地中海方面的安全,在接到霞飞的求助之后联合一些英国的货轮将霞飞的人马运到了摩洛哥,至此,德军全面占领了法国,法国亡国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在全世界各地的法国人都忍不住痛哭流涕,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法兰西帝国竟然被人打得亡国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耻辱啊。法国在其他殖民地的当局在法国亡国之后也夹紧了尾巴,不敢再对殖民地当地的居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唯恐这些人起来反抗,如果是那样,他们这些法国人恐怕也将失去最后的立足之地。

原本之前还想着要加入协约国的一些国家看到法国被德国打得亡国之后再也不敢提起加入协约国的想法,很多国家都现在开始想着加入同盟国,如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可以捞一些好处。

在法国全境被德军占领之后,德国在西线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这个时候德皇威廉二世还在希望英国当局能够求和,希望能和英国坐下来谈判,但是英国人却是没有下跪求饶,而是还在从加拿大、澳洲等地调集兵力赶来作战,而原本已经赶来英国又没有来得及运到法国战场的加拿大和澳洲军队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再加上英国本土正在征召的三十万人和从法国战场撤退的三十万人,英伦三岛现在还有一百一十万兵力,在北非还有英国和法国的军队接近四十万人,整整一百五十万人,英法还有足够的本钱反攻,英国现在怎么会选择屈服呢?威廉二世的算盘打错了。

西线的陆地战事已经暂时结束了,德国想要搞定英国,仅靠陆军是不行的,因此德国将写下来的战事交给了德国海军公海舰队。陆军方面由于结束了西线战事,德军得以能够从西线抽调兵力增援奥匈帝国对付塞尔维亚,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小弟的作用,德国人让意大利出兵巴尔干,与奥匈帝国一起对付塞尔维亚,并同时派人游说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由于受到德国的利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最近也宣布加入了同盟国阵营,并且出兵向西进攻塞尔维亚,同时宣布“圣战”,又派出一个集团军向北进攻沙俄高加索地区,看形势,同盟国形势十分良好,气势如日中天。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奥斯曼特土耳其帝国在进攻沙俄高加索地区时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刚开始时俄军交战不利,向后撤退了一段距离,而随后不久俄军组织兵力发起了反攻,土军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7万多人,土军因此不得不转入防御势态。

不过同盟国对于塞尔维亚的进攻却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在这之前,保加利亚也接受了同盟国开出的条件与德、奥、土、意签订了军事条约,五国一起进攻了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20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土、意五国60多万大军的夹击,不到一月,塞军被击溃,一部分转移到亚得里亚海滨,后转往希腊,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

此后,同盟国开始积极筹备东线战事,德国居中联络,让同盟国各国共同出兵进攻沙俄,趁着现在是夏季,北方天气不热也不冷,这个时候是向沙俄发动攻击的最好时机。

七月上旬,德军在东线聚集兵力60个师、奥匈帝国出兵35个师、意大利出兵39师,保加利亚出兵8个师,一共142个师,近两百万的兵力,堪称恐怖。

中旬,同盟国两百万大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目的是将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口袋”内加以消灭。而沙俄方面也知道这场战役可能真的要拼命了,如果再不拼命可能就会真的丢掉老命,因此沙俄方面再次调集了11个集团军,共260万人决心与同盟国决一雌雄,战斗正式打响后,俄军就因为组织不力、士兵战斗素养太差、装备太差而被打得节节后退。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看不行了,为了自己的老命着想,他赶紧向英法两国求援,说这个时候英法再不出手的话,等同盟国干掉了沙俄肯定会再回过头去对付英法,这会给同盟国个个击破的机会。

英法当局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两国紧急磋商,决定从南部出兵牵制同盟国,首先是法国海军舰队在地中海上与意大利海军进行一场规模盛大的海战,这场海战历时一个多月,以意大利海军被歼灭大部,少部分逃往土耳其为结局,而法国海军也是伤亡惨重,不过好在解决了同盟国在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的海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