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徐天宇也不例外,“真的吗?那太好了!”

“太好了?”

杨必臣不悦道:“你还真是乐观,你知道不知道一个县长跟县纪委书记不一样,他要管的事情很多,特别是经济方面,你是党委系统出身,调任你去担任县长是不合适的,再说了,高阳的问题很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政治前途从此日落西山。”

徐天宇听出来了,“爸,你意思是说让我不要担任这个县长?”

“是的。”

杨必臣开门见山,“你刚提拔到市纪委副书记上,有什么事情,还有唐无双在上头给你遮风挡雨,一旦去了高阳,没人给你遮挡风雨,出了什么问题,全要你一个人来承担,有不少人就因急功近利被整下来。”

杨必臣举例道:“王梅就是最好的范例,她在上头有人脉关系是吧?可是出了这样的问题,依然还是没人能帮得了的,大家还不都是要按规矩来办事,最终只能把她给调离高阳,所以一旦你去了高阳任职的话,我们大家也都一样,谁都帮不了你,只能靠你自己!”

听了这么多话,徐天宇悟出了一个道理,“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已经长大了,都三十一岁的人了,如果我老是在你们的庇佑下成长,那就算是我混到厅级干部,甚至是部级以上的干部,那会是什么样的人?”

第002章 通过任命

尽管有陈立林、杨必臣等人反对,可是方知海依然还是没有放弃,他认为在高阳的班子搭配问题上,在全市内处级干部当中唯有三个人方可胜任,一是孟春生、二是李万亮、三是徐天宇。

前两个,方知海不敢强求,对于徐天宇,他却可以灵活运用。

在放任之前,方知海把市委组织部长韦玉春叫了过来,并说出了关于对徐天宇的调任意图,让他派人去跟其他市委常委们沟通及正式考察徐天宇。

在考察期间,方知海又把徐天宇叫到家里谈话。其谈话的内容,无非就是造福于民的一些内容及一些的纪律问题。

特别是还谈到了如何稳扎稳打在官场上存活下来。

面对方知海的那些教导,徐天宇感激不尽,但是他却不会按方知海所教导的经验来行走官场。主要是他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见解。

从方知海家里下来,徐天宇拉开车门要上车,却是被在院中抽烟的方中勇给叫住了,“徐书记,听我爸说,他要把你调任去高阳出任县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