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页

这样的结果,一下就让徐天宇焦急了,由不得把潘河给叫了过来,“老潘,你跟张董事长联系过没有?都几天时间过去了,怎么还没个音信啊!”

按以往的经验,看来这投资一事是黄了。

潘河真不想打击徐天宇,可又不能不提醒,“徐县长,看来人家是嫌我们这里的环境不好,通不过董事会啊!”

环境不好?

徐天宇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好像是有点道理,“那你联系联系,尽量争取张董来我们高阳投资啊!”

“好。”

潘河明知希望渺茫,他还是依徐天宇的话联系了。

在经过不懈联系,最终联系上了张建本人。

可是结果依然没出潘河的意外,对方态度很直接,说是高阳环境无法获得董事会的支持,只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合作了。

所以听到这个结果,潘河考虑再三,还是向徐天宇汇报了这个结果。

投资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天宇想好搞好环境,也是没办法,毕竟县里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无法腾出更多的钱来搞好投资环境。

想来想去,徐天宇想破脑袋,最终决定整顿体制,把一些多余的人给喀嚓出政府部门,还有合并一些机构,减少县财政开支。

因此,徐天宇把这个想法跟金宝、潘河、刘安、韩长清等人说了一下。

精简人员,是一个节省开支的办法,不过这样一来,会得罪更多人。

金宝委婉反对道:“徐县长,不是我要反对你,只是精简人员会让你得罪更多的人,这些一旦闹事,会让你很被动,搞不好会挨省、市领导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