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情报一步步明确,海军也沉不住气了。在美国海军的新式巡洋舰面前,帝国海军的老式战列舰追不上,重巡洋舰则打不过,用快速战列舰去对付巡洋舰又有点大材小用,而且当时帝国海军缺少的正是快速战列舰。如此一来,必须要有一种相当的,而且超过了对手的战舰来应付新的威胁。
当时,情报部门获悉,美国正在开发十英寸(254毫米)舰炮。
针对这一情况,海军立即确定新式舰炮的口径为300毫米。当然,后来海军才知道,美国海军选择了十二英寸(305毫米)舰炮,而不是十英寸舰炮。当然,帝国海军的300毫米舰炮与美国海军的十二英寸舰炮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主炮,威力没有明显差距。
当然,直接采用老式战列舰,准确的说,是无畏舰的舰炮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缩短设计时间,海军一方面投入了巨额经费研制新式300毫米舰炮,另外一方面让江南造船厂启动了设计工作。
此时,汪华华已经完成了皇帝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虽然他当时还在主导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但是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量比皇帝级少得多,而且很多设计了皇帝级战列舰的工程师都留了下来,所以汪华华有足够的精力参加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
当时,海军已经将这种新式战舰定性为“大型巡洋舰”。
考虑到主炮的研制工作不会很快完成,汪华华完全推翻了平远级的设计理念,决定从新设计一种能够完全满足海军要求的大型巡洋舰。
正是如此,新式战舰摆脱了平远级重巡洋舰的影响。
汪华华首先确定了技术指标,即才用三座三联装炮塔安装方式的九门300毫米主炮,三十五节的设计航速,以及十八节十超过了20000海里的续航力。
因为是巡洋舰,所以没有要求严格的防护标准,只是能够抵挡重巡洋舰的穿甲弹。
确定了设计技术指标之后,新式战舰的排水量也很快确定了下来。
其第一份设计方案的标准排水量就达到了2400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35000吨(主要是燃油系数过高导致满载排水量远远超过了标准排水量)。
毫无疑问,这样的战舰绝对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只是,当时战争即将爆发,而且海军的拨款已经被几年前增加了不少,所以海军也不再把造价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当然,在实际订购的时候,其高昂的造价仍然让海军狠狠肉痛了一会,这也是该级大型巡洋舰建造数量只有四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