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00 字 2022-10-20

虽然欧洲国家之间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有大不列颠王国的前车之鉴,几个主要的西欧国家首先认识到,要想提高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就必须团结一致,对抗强大的大明帝国。

英国,法国与西班牙,这三个欧洲元老级别的海上强国首先联合了起来。

随后,荷兰,葡萄牙,以及位于地中海,刚刚完成统一的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秘密联盟。

除了意大利在战争前期退出联盟之外,另外五个西欧国家全头参与了与大明帝国的全面战争。

当然,引发战争的只是一起微不足道的小事。

对当时的欧洲国家,以及大明帝国来说,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消耗过剩的工业产能,并且打垮最强大的对手,无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战争爆发之后,西班牙首先向直布罗陀要塞发动了进攻,以期夺回扼守地中海出入口的门户,同时洗刷历史上的耻辱。

当欧洲国家向帝国开战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帝国议政院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帝国进入战时状态的法案,同时将帝国的军政大权交于帝国内阁首辅,首辅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击败敌人,获取战争的胜利。

随即,帝国三大舰队进行整合。

东洋与北洋舰队分别抽调部分战舰加强到了南洋舰队。并且由南洋舰队统帅袁飞泓上将(当时,帝国海军率先确立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军衔制度)率领舰队远征欧洲。

可是,帝国的行动仍然晚了半拍。

等南洋舰队跨越重洋,来到佛得角群岛(帝国前往欧洲的最后一站)时,设在该岛的港口已经被焚毁,大量军事设施也被摧毁,就连生活在该岛上的数千名帝国移民都不见了踪影,更别说驻扎在此的那支用来对付海盗的小舰队了。

随即,南洋舰队以最快的速度开赴直布罗陀要塞。

结果,迎接他们的是西班牙军队的炮弹。因为无法突破西班牙设在海峡西侧的防线,南洋舰队最终放弃了前往直布罗陀要塞的打算,准备北上寻找欧洲舰队决战。

这样,就有了开始的一幕。

按照袁飞泓的推测,常驻直布罗陀的帝国远征舰队已经全军腹膜了,欧洲舰队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要击败敌人,就得首先击败敌人的舰队,完成海上封锁,迫使敌人投降。若敌人不投降,再考虑袭击敌人的港口,并且派遣陆战队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