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40 字 2022-10-20

按照陈锦宽提出的改革目的,没有一年半载,帝国海军难以恢复全部实力。

在此情况下,帝国凭什么发动战争?

当然,陈锦宽宣布的海军体制改革计划,也为海军主力舰的调动,物资调运找到了理由,更为三大舰队司令官返回帝国海军司令部找到了理由。

此时此刻,唯一保持清醒的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日本海军“掌门人”:高野五十六上将。

名义上,日本海军归日本海军大臣,即海军总司令指挥,实际上,海军大臣只负责行政事务,舰队的指挥大权在联合舰队司令官手上。

作为曾经到帝国留学四年,目睹了帝国国内之繁华,工业之强盛的日本海军军人,高野五十六从心底知道,日本绝不是帝国的对手,即使算上美国,也不是大明帝国的对手。更重要的是,高野五十六很清楚帝国对日本的态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向帝国宣战的时候,已经在联合舰队担任高级参谋的高野五十六曾经竭力反对与帝国开战,认为应该坐山观虎斗,等到帝国与美国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决定是否参战,以及帮谁作战。

只是,当时他人轻言微,他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

“与论岛海战”中,高野五十六作为日本联合舰队参谋长,在关键时刻下达了撤退命令,最终保住了联合舰队的家底,也保住了日本海军的家底。

随后,在“爪哇海战”中,在高野五十六的建议下,联合舰队没有参加正面决战。结果,与帝国海军正面对决的美英舰队都承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并且最终被迫与大明帝国坐下来谈判。

战后,高野五十六顺利成为联合舰队司令官,并且晋升为海军上将。

在他的主导下,日本联合舰队成为了西太平洋地区,实力仅次于大明帝国东洋舰队的主力舰队。更重要的是,高野五十六的一系列正确决策使联合舰队焕然一新,蒸蒸日上,逐渐具备了挑战帝国海军的实力!

比如,对四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改造工作就是由高野五十六决定的。

另外,“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也是由高野五十六决定的。

按照高野五十六的判断,如果大明帝国与日本再度爆发战争,大明帝国肯定会集中全力对付日本,争取速战速决,然后腾出手来对付英美,从而为获得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在此情况下,日本海军将面临数倍于己身的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