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74 字 2022-10-20

占领塞得港之后,陆战第六军打通了苏伊士运河,第二舰队也正式进入了地中海。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极为关键的胜利。结合第62舰队歼灭英国远征舰队,帝国海军不需再为印度洋航线的安全考虑,同时第二舰队也可以前出直布罗陀要塞,替换至今没有恢复战斗力的大西洋舰队。

当然,大西洋舰队那几艘遭到重创,只进行了简单修补的主力舰也能返回帝国修理了。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态度有了决定性的转变。

二十五日,意大利就宣布加入同盟国集团,并且正式向英法西俄四国宣战(当时意大利已经承认了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因此没有向日本宣战)。同一天,意大利陆军在西北方向上向法军发动了进攻。

其实,意大利陆军没有什么好指望的。

从装备、训练与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看,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强国中根本排不上号,比起法国、德国陆军差了好几个档次,就连西班牙陆军都比不过。因此,很难指望意大利陆军在西欧战场上有所作为。

当时,最重要的还是意大利海军。

除了几艘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之外,意大利海军最新式的“维内托”级(“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后同)战列舰的前两艘,即“维内托”号与“利托里奥”号(后更名为“意大利”号)分别在四月二十八日与五月六日建成服役,其中“维内托”号的训练工作已经在八月底结束,“利托里奥”号的训练工作也将在十月中旬结束。

这两艘战列舰是当时欧洲各国中建成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还没有建成),另外,其火力强于正在建造的“乔治五世”级与“俾斯麦”级,防护也超过了“条约型战列舰”的一般水准,速度更是达到了三十节。当然,其不到五千海里的续航力在欧洲各国的战列舰中也算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吧。

随着意大利参战,以及第二舰队杀入地中海,英国大西洋舰队已经失去了进入地中海的机会。最终的结果是,英国部署在埃及与利比亚的远征军,法国部署在巴勒斯坦、黎巴嫩、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的远征军都无法获得海军的支持,甚至连物资都无法得到保障,其战败之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打通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帝国的商船可以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或者意大利的威尼斯停靠,然后通过铁路与公路,向德国输送重要战略物资,比如德国急需的重油、橡胶、天然气等等。

由此可见,陆战第六军与第二舰队打下塞得港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如果说,之前帝国海军面对的是一盘死棋,现在这盘棋就被盘活了,而且局势对帝国海军非常有利。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可以将七成以上的主力舰留在太平洋战场上,然后在直布罗陀要塞部署三成主力舰,就能与意大利海军联手遏制住英国大西洋舰队,甚至逼迫英国海军从本土舰队抽调兵力加强大西洋舰队的实力。

另外,即便美国参战,也不得不考虑将更多的主力舰留在北大西洋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