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476 字 2022-10-20

由此可见,坎宁安对战术的把握非常准确。

欧洲联合舰队提前减速,就提前做好了炮击的准备工作,只要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就将暴露在五艘欧洲战列舰的炮口之下。如此一来,十到十五分钟之内,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处境将极为艰难。

按照蓝凌波的理解,要想化解这一危机,第11-1主力编队应该趁机近一步缩短距离。

也就是说,在欧洲联合舰队炮击第11-2主力编队的同时,第11-1从其后方杀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欧洲联合舰队。

白佑彬在这个时候下达开火的命令,不但交战距离过远,还将使第11-1主力编队暴露。

“毕长胜,电令第11-2主力编队。”白佑彬并不喜欢在指挥舰队作战时向参谋解释他的战术意图,好友也不例外。“让他们择机右转,并且保持航速,争取冲到敌舰队的前面去,剩下的战斗,就看我们的了。”

命令火速传达了下去,“英宗”号也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战斗。

八点三十五分,“英宗”号向欧洲联合舰队的一号目标舰,也就是英国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五分钟之内,编队里的另外三艘战列舰也向早以锁定的三艘敌舰开火。

到此,第一舰队的第二支主力编队投入了战斗。

第二十五章 噩运战舰

从指挥舰队作战方面讲,坎宁安确实算得上英国海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战斗打响之后,他就意识到过快的速度,过远的交战距离严重影响到了炮击效果。另外,敌舰有先进的雷达,而且还有专门帮助主炮瞄准目标的火控雷达,在远距离炮战中,欧洲联合舰队里的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战列舰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海军已经在战场上用多次战例证明了其强大的远战能力。

当时,只有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改进了火控系统的美国快速战列舰才能在远战中与大明帝国的快速战列舰抗衡,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很难在超过二万米的距离上战胜大明帝国的快速战列舰。

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最终结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