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格拉斯哥拥有英国北部最大的造船厂,而且是苏格兰地区最重要的港口,最重要的是,格拉斯哥位于克莱德河的河口处,而舰队无法到达河口,所以针对格拉斯哥的炮击行动分成了三次,总弹药投掷量达到了惊人的五万三千吨。
在三轮炮击中,因为射程太远,且难以观察弹着点,各舰只能依靠海图上的坐标进行瞄准,所以很多炮弹落入了邻近港口的城区,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按照英国政府的统计结果,在三次炮击中,至少有八千多居民死于非命。
其实,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英国继续坚持下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在第四舰队“积极行动”的同时,第11舰队与第13舰队也没有闲着。
完成了对巴拿马城的第二轮炮击之后,二支舰队在外海休整了大概五天(实际上是等待补充弹药与更换炮管的后勤船只),在十三日恢复了对巴拿马,特别是运河区的炮击行动。而首先遭到打击的就是美军的岸防阵地。
十六日夜间,第11舰队还在第13舰队的掩护之下,抵近海岸,向运河北端的科隆港投掷了数千枚大口径炮弹。
因为考虑到在占领巴拿马之后,需要利用巴拿马运河,所以第11舰队与第13舰队一直没有炮击巴拿马运河的船闸。
到十九日的时候,第11舰队与第13舰队再次撤了下去。
与上次暂停炮击一样,负责提供弹药与更换炮管的后勤保障舰队没有能够按时到达。
当时,帝国海军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大西洋战场上,所以留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后勤保障舰船,特别是为舰队服务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快速综合补给舰的数量相当有限。而从圣诞岛到巴拿马湾,即便是快速船队也需要至少八天才能往返一次,算上前后补给与装卸作业,就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如此一来,至少需要五支后勤保障舰队才能为二支作战舰队提供足够的保障,而当时留下来的后勤保障舰队只有三支。
二十日,白佑彬收到了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报。
美军的四艘“罗得岛”级战列舰已经在二天前服役,并且正在向诺福克海军基地集中。如果不出所料,美国海军将在二月初派出由这四艘战列舰为核心的作战舰队。因此,海军总参谋部要求第四舰队尽快结束对英国的炮击行动,做好拦截美国舰队,阻止其前往巴拿马的准备工作。
虽然电报中没有提到英国是否决定投降,但是白佑彬已经预感到战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经过了十多天的炮击之后,英国已经尝到了帝国海军的厉害。更重要的是,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海权的国家,在失去了海权之后,英国也就失去了战斗的能力。现在,第四舰队仅仅只有四艘战列舰,就足以让整个英国为之而颤抖。随着第二批“省”级乙型战列舰,以及更强大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服役,第四舰队的实力肯定会得到加强,到时候英国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此情况下,投降是确保英国利益的最佳选择。
与白佑彬的猜测一样,英国确实爬下了,也确实在与帝国就投降的事情进行磋商。只是,谈判仍然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