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497 字 2022-10-20

显然,二次爆炸严重损毁了战舰的右侧舰体,导致右侧,特别是右侧前方舱室严重进水,不然不会出现右前倾的现象。

大概五分钟后,“意大利”号的舰首就全部埋入了海面之下。

二点五十七分,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官兵开始有组织的逃生。

“意大利”号的下沉速度比想像的要快得多,可能是舰体内很多水密舱门没有关上,或者其水密性不好,导致在舰首进水之后,海水迅速涌入了其他舱室,从而加快了战舰的下沉速度。

到三点过八分的时候,除了高高翘起的舰尾之外,“意大利”号已经全部沉入了大海。

三点过十分的时候,已经沉入海里的“意大利”号还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炸起的水柱高达一百多米。

因为整艘战舰在爆炸后解体,残骸散布范围过广,且沉没海域的水深达数千米,所以其最后一次大爆炸的原因至今都没有搞清楚。从爆炸威力来看,肯定是主炮的弹药舱里的发射药包发生了爆炸,不然不可能如此猛烈。

最终,“意大利”号成为了第一艘战沉的意大利战列舰,而且也是德意舰队中战沉的第四艘战列舰(前三艘分别是“德意志”号、“日耳曼”号与“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的沉没时间比“意大利”号晚了大概二十分钟)。

第四十八章 前仆后继

在“意大利”号主动撤出战斗的时候,其二艘姊妹舰也快坚持不住了。

作为编队内的三号主力舰,“罗马”号在转向的时候,把转向时间延迟了大概二分钟,并且选择了更大的转向角度,从而与“意大利”号拉开了距离。这么做,也主要是想给战术机动留出足够的空间。

可以说,“罗马”号的舰长很明智。

在不得不同时对付二艘敌舰,战力连对手一半都达不到的情况下(二艘“蒙大拿”级战列舰有二十四门主炮,而一艘“维内托”级战列舰则只有九门主炮,仅为对手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加强战术机动,才是“保身”的最佳方法。

问题是,“罗马”号并不是四号主力舰。

在其身后还有“帝国”号,如果“罗马”号进行大范围的战术机动,必然会影响到“帝国”号,从而影响到编队的整齐性。按照意大利海军的作战条令,“罗马”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规避,而不能为了躲避炮弹完全不顾编队作战。显然,在此情况下,“罗马”号不可能为所欲为。

这也直接酿成了“罗马”号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