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况下,与美国进行停战谈判,保密性就不那么重要了。
另外,在对外宣传上,帝国宣传部门用的是“美国主动求和”,而不是与美国进行停战谈判。
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美国的军心士气,瓦解美国的内部凝聚力,帝国宣传部门用国际公共广播频道进行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宣传。另外,宣传部门还找来了一批被俘美军官兵,让这些在战俘营里好吃好喝的美国大兵以身说教,规劝那些受到了美国政府蒙蔽,还在战场上战斗的同胞尽快放下武器,不再为政府卖命。
毫无疑问,这轮宣传攻势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当时美国陆军总参谋部已经向驻扎在新普罗维登斯岛的指挥官下达了抵抗到底的命令,而驻军指挥官还组建了督导大队,专门负责督导各前线部队作战。但是当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登上海滩的时候,仍然有大批美军官兵主动放下了手上的武器,走出了战壕与防御工事,向帝国官兵缴械投降。
在登陆的第一个白天,陆战队在几乎没有放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就收容了七千多名战俘!
恐怕,这也是一个难以被打破的纪录吧。
到三日的时候,上岸的陆战队官兵超过了二万人,而收容的美军战俘则超过了三万人。当时,让陆少丰头痛的不是怎么将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送上岸,而是怎么将那么多的战俘送到运输船上去!
四日,第四舰队到达。
当天,陆战队包围了拿骚,并且架起了高音喇叭,开始向驻扎在城内的美军官兵喊话。
这次,陆少丰也学会了“耍手段”。他亲自挑选了一批在前几天投降的,来自美国各地的官兵,然后以老乡的身份向那些留在城内的美军官兵发出号召,让他们尽快放弃抵抗,到外面来享受新鲜食物,热水澡,以及无微不至的医疗救助。
结果,刚刚到达战场的第四舰队成为了宣传工具。
次日上午,白佑彬就按照陆少丰的提议,让八艘高大威猛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排成了整齐的纵队,从拿骚北面通过,并且向岛上的无人区进行了十轮急促齐射,以此展示帝国海军舰队的战斗力。
显然,这轮表演很快得到了利用。
当天下午二点左右,在陆战队宣布了最后期限之后不到一个小时,驻扎在拿骚的美军最高指挥官就在城内的最高建筑物上升起了白旗,并且带着副官亲自到前沿阵地上向负责指挥进攻的陆战队军官交出了佩枪。
傍晚,陆战队进驻拿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