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谁都知道孙策带着军队离开九江,在柴桑,阳新和黄石露过面后就不知道去哪了,肯定在后方屯兵,也可能是去了跟前面,甚至周瑜屯兵三江口这条信息也是因为周瑜的职位是东吴大都督,总管水军,所以极大可能把持大军,那么顺夏口而下,自然最大的可能就是屯兵三江口一带,但具体是哪块位置,其实也没人知道,更可气的是江东老将程普还曾经在临湘一带出现过,这可是已经跑到曹军眼皮底下撒野了,但那又怎么样?程普还不是一样来去自如!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北地士兵不擅长水战的缘故,他们足够勇猛,但摆脱不了先天条件的限制,其中有大批士兵上船就会产生晕船现象,同时也不适应飘忽不定的甲板,要知道这年头还没有大炮这种东西,水上战斗一般就三种,第一种是箭支抛射,第二种是小型艨艟突击甚至撞击,第三种则是接弦战!
前两种就不提了,连站都站不稳,射箭哪来的准头,接弦战略好,但晃动的甲板依旧有很大的影响,而东吴的士兵在船上打斗如同平地一般,这就导致曹芷菁虽然也准备了一些船,但根本不敢离港,倒是刘君忆时不时的还能用荆州水军挽回一些面子!
这样一来曹芷菁就很迫切的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连环船的策略完全可以缩小化,比如把3,4艘船连在一起,这样就算不用锁链伸缩,目标也不大,火攻效果也不会像历史上火烧赤壁那一样一把火就奏效,同时添加了高讼的伸缩铁链和环扣设计后,连环船就变的更自由,当然,另一方面来说,曹芷菁也打算试试水,看看连环船好不好用!
不过,本来应该属于庞统的首场舞台连环计谋,现在却是被高讼给抢了,当然了,庞统估计想到了也没处用去,江东可不需要连环船!
于是,高讼的连环船策略,彻底的为战斗拉开一个新的序幕!
……
建安十三年,九月十一日,曹军第一批连环船制作完毕,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沿岸试航,虽然还有晕船和不适的士兵出现,但比先前直接上船时少了八成以上!
建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曹军水军正式成军,开始适应甲板战斗!
建安十三年,十月五日,乐进为主帅,陈群辅之,强渡乌林,率军顺流而下,跟江东小股部队略有冲突,从十胜八逃,渐渐变成十胜六逃,略有进步!
建安十三年,十月十日,刘君忆携关伶,赵云,王平偷袭夏口,遭遇老将程普的援助,败回石阳!
建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韩当携周泰分兵两路包抄石阳,周泰一路途中遭遇关伶伏击,周泰于关伶大战八十合,伤左臂,败回夏口,一万兵马只剩三千余,韩当得周泰被伏的战报后有心退回夏口重新休整,路遇当地一处为断头沟的河谷,遭诸葛亮设计,火焚断头沟,一万士兵只存百余,韩当侥幸逃脱,属将霍峻战死,随军出征的糜竺轻伤。
建安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乐进汇合徐晃部队,偷袭咸宁成功,虽未攻下,亦小胜,折东吴士兵千余,自损不足三百!
建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携胜而归的乐进和徐晃意图偷袭拿下江夏,却在刚开始攻打的时候,突然遭遇一直埋伏在武昌的孙策,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而归,算是两个月来唯一的一场大败!
……
近两个月的时间,曹军已经渐渐习惯连环船,连环船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最初的十战全败,慢慢的变成可以赢三四场,也不会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更重要的是连环船的投入使用,让曹军在机动性和探敌方面连续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挖出了不少东吴隐藏在各个流域的部队,最大的自然是孙策和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