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地方上面权力很小,除了前线地区的安抚司、置制司之外,就没有什么军政财一把抓的衙门。而殖民扩张,特别是在没有汉家文明基础的地方扩张,没有一个权力很大的殖民地事务机构又怎么能行?看来这事儿还得要那位多疑且轻率官家全力支持才行啊……
陈德兴咬咬牙:“爹爹,可否找机会向官家建言……这夷州岛或可当成一条退路经营?”
当下陈淮清就瞪大眼睛,看着陈德兴振振有词地说着自己的一套道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富有天下的官家?蒙古到底势大,虽有吾等将士舍生忘死,但是前途总是莫测,要是真有个甚么万一……官家万乘之尊该往何处去?朝廷百官又该往何处去?若是没有一个鞑子够不着的地方让官家和朝廷暂避,这官家和朝廷又如何能专心指挥各地军民抵抗呢?这夷州虽在海外,但是距离福建沿海不过一百余里,离开临安也不过一千五百里水路,如果顺风的话几日便能到了,是值得好生经营的。”
陈淮清摸了摸胡须,沉默良久,方才点了点头:“此事不急,等春闱大比过了再说吧。”
这种事情可不能上奏上表!蒙古人没有打上门之前,大宋朝廷的一帮子忠臣是绝对不会同意经营退路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提前经营退路就会让人心浮动,这是绝对不可行的。至于蒙古人打过来以后怎么办,那更是一票耿直大臣们想都不能去想的事情……所以陈淮清只能在给官家讲说兵法的时候,捎带着提一提——比如说说擒贼擒王的道理,这个王最好是能摆在蒙古人够不着的地方!
“德兴,这些日子聚集在临安的士子已经很有一些了,时常有一些聚会。”陈淮清话锋一转,不再说什么退路,而是提及了士林聚会,“后天国子监就有一场诗会,连丁相公也要到场的,不如你一起去吧,多认识些士子也是好的。”
第116章 漂亮小宦官
红墙黄瓦之内,楼阁林立,一片肃穆。
陈德兴身穿绿色朝服,头戴长角幞头,腰里挎着个箭囊,囊中放着一支羽箭,跟着董宋臣走在青石铺就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持械肃立的武士和无声疾行的宦官。陈德兴也没有心思四下张望,这种天家气度,也没什么好稀罕的。
一派富贵的华丽外表之下,只有无尽的暮气。
陈德兴挎着的箭囊就是所谓的带御器械——可以带着武器贴身保卫皇帝!只是一支羽箭连弓都没有一张,怎么保护皇帝?难道要投掷羽箭杀敌?自己可没有这等内功。而那些持械肃立的武士则是殿前诸班直,看着好像是雄赳赳气昂昂的,但陈德兴很清楚,这些家伙虽然有两下子,但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杀过人,真要打起来,自己一个揍十个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装样子的武士,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宦官之外,陈德兴并没有看见其他官员。今天是大年初一,临安的各个衙门都在休假,只有少数官员留守。皇帝老子照理也不会见他一个七品武官,可是今天一大早,宫里面居然就来了人,点名要陈德兴去见驾。进了宫居然是本官是保康军承宣使的董宋臣亲自引见,带着他去皇帝办公的崇政殿,由大宋官家独自亲见。
这场面……如果给一个四品五品的文官,别人一定以为是要宣麻拜相了。若是今日上殿见驾的是个满脑子精忠报国的家伙,那效死的心情就该蓬勃迸发了。
可惜陈德兴也是个奸的……
有了岳武穆,有了余樵隐这样血淋淋的例子,哪儿还有武人会一门心思精忠报国?反正陈德兴是不会的。
不知行了多久,当陈德兴也开始觉得南宋皇宫还真有几分大气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抬头一看,发现敞开的门口站着一个小太监……呃,正眨着一双又萌又亮的大眼睛在瞅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