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北伐军海军主力,就是由十五艘硬桨帆和六艘大三角帆组成,一共有二十一艘战船,以吨位最大的霹雳号为旗舰。分成了南北两大舰队。江华岛则是北洋舰队的新母港,而南洋舰队则以澎湖为家。另外,南北洋舰队还各有三十艘福船充当运输船。曾经扬威川江的三层桨舰则因为不适合海战,而被当成礼物送给了沿江的几个军阀。
属于北洋舰队的十一艘桨帆(十艘“海天”级和霹雳号)船,此次全体出动,护送陈德兴和北地招讨司主要官员,还有北伐军军校教学员,还有陈德兴的假子军全体官兵,一路北上到达了江华岛。
而先期抵达江华岛和邻近的席毛岛(作为江华岛的附属岛屿一起借给了北伐军)上的,是北伐军上军的一万二千五百名官兵。
整个江华岛,此时已经在北伐军的完全控制之下了!
当霹雳号战舰缓缓穿过航道,驶向锚泊地的时候。陈德兴站在后甲板上,和李翠仙、赵琳儿、宝音还有郭芙儿一起,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的新家。
虽然一样位于海东蛮荒之土,但是岛上的港口和港口边上的城池,看上去却远比济州岛上的要规整宏伟多了。俨然就有一点番王之都的气势。
“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只是……”望着地势险要,设施齐全的江华岛,李翠仙却微微蹙起了秀眉。
“只是高丽人为什么把这里让出来?”陈德兴淡淡的动问,然后又自问自答道,“他们不让,我就拿不下来?高丽的水军也就欺负一下没有水军的蒙古人,根本不能和我北伐军海军相比。而这个江华岛的防御都是面向东北的,对西南海上根本无备,海上一败,江华岛根本就是不守。”
“也对。”李翠仙点点头。
陈德兴又道:“而且我有一军至此,配属火炮24门,且有战舰十一艘,还怕高丽人有诈谋吗?”
陈德兴和李翠仙正说话的时候,飘着陈字帅旗的霹雳号已经缓缓靠上了码头。
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穿着各色官服的官员士兵。那些穿着仿宋式袍服的,都是高丽国的文武。不用说他们都是奉了高丽国王王倎之命前来迎接陈德兴的。和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不少穿着红色战袄的军官,都是北伐军的将领,为首的正是陆虎。
而在码头上负责警戒的,则是清一色的北伐军官兵,身披重甲,手持利刃,气势汹汹。看上去一点不比蒙古大爷逊色!虽然整个岛屿早就已经被北伐军控制,但是他们仍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四下戒备提防着。
战舰才停下,几个水手就熟练的抛锚下缆,跳板也飞快的放了下来。陈德兴也是一身红色战袄,他现在正刻意在军中去宋朝化——宋朝的官服、官名、称呼,都在一一被抹去,代之的是北伐军自己的一套东西。从陈德兴开始,北伐军军官的常服现在就是红色的战袄,而北伐军文官则穿着儒服。也不以宋朝的官名互相称呼,而是代之以北伐军中的差遣名号,如军将、师帅、旅帅、营长、连长还有海军的提督、舰长等等。
陈德兴当先下了甲板,他的谋主赵复,政务司判官黄智深和北洋舰队提督高大紧随其后。岸上的高丽人以柳璥和林衍为首,林衍出身微末,没有受过正规的儒学教育,说不得汉语,上来只是拱手行礼,并不说话。柳璥却是恭敬地跪拜,道:“大王殿下,远来辛苦!下官奉王命在此迎候,江华岛的宫殿,都已经打扫修缮完毕,宫中一切物品宫人,都已齐备,与开京寿昌宫无二。庆安宫主殿下,已经准备出嫁,只待大王大婚之日,便来岛侍奉大王。”
陈德兴伸手客气地扶起柳璥,笑道:“国王殿下殷勤款待,陈某牢记于心,只要有陈某在,国王殿下尽可安心。至于蒙古,待到夏日东南风起,吾自会进兵辽东,到时高丽一国便可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