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都相比,燕京当然是更有帝都风范的雄城。北控燕山,南镇平原,西连太行,东临沧海。以燕京为都,可以有效控制燕山南北和河北的大平原,又能通过塘沽的港口入海,去明都也不过一两日水路。
这座城市,能取代开封和南京,成为中国数百年的帝都,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陈德兴的计划中,目前的大明将会设立东西两京。明都是东京,是国家的夏都,春耕以后直到秋收之前,大明的政府都将以明都为驻地,牢控辽东工业(手工业)重镇。而在其余的日子当中,大明则以燕京为都,镇抚燕山南北,经营河北平原。
经营河北的工作其实在陈德兴南下作战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是由李翠仙、刘和尚、张世杰和赵复等人主持的。主要就是两件事,夺取主要城市和给部分流民临时分配耕地——就是给在燕京城内没有营生的一部分难民,每户分配十亩到十五亩口粮田。都分在燕京城周围,受惠的大约有四万户难民,一共分到了五十五万亩土地。
这只是临时的安置,如今北地是人多地少,每户只料理十亩土地可就太浪费土地资源了。不过分配土地这事儿干系到大明地方势力的重新整合和培养,所以不能盲目一分了之。
而且种地也是需要投入的。种子、农具、水利、牲畜等等都需要投资,眼下河北刚刚大战过一场,元气大尚,暂时没有余力开垦太多的土地。只能先挑靠近水源的平地,抢种上一季春麦,到了明秋,三十多万人的口粮总有着落了。等到今秋丰收之后,再进一步安置。
至于其余的难民,则被集中安置到了海津镇和塘沽港附近,等待船只将他们一批批运往辽东,分配到辽东各个州府安置——会得到较多的土地,但条件是必须承租士爵田庄!
而和安置难民同时开展的,就是清查河北三府一州(燕京府、河间府、保定府、滦州)的田地,摸清上述地区豪强大族的情况。这当然是为了移封和册封新的士爵做准备。
士爵并不是单纯的战士,在陈德兴的设想中,他们将和商人士绅一起,构成未来大明王朝的两大统治基础。因此士爵田庄不能集中于辽东,而应该散步于大明各地——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士大夫。或者说,他们会替代士大夫成为封建国家在农村的基础!
如果能有数万个士爵田庄遍布河北州府,大明才算将河北土地完全掌握在手中了。
等到士爵移封、册封完毕,粮食供应困难缓解的时候,南芬那边的铁坊估计也能提供足够多的坩埚钢了。到时候,陈德兴就要组建起十几二十万钢甲兵,然后便挥师南下,先找灭门师太算账!
她和李璮要是识相,大明也不是不能容他们。一个海外王国总是有的,北明洲不能给,南明洲或是大洋洲都可以。
再然后就把蒙元从中原赶走,如果可能的话,一路把蒙元的力量往西撵,让他们去碾压欧洲人,大明再追着蒙元打到欧洲去再碾压一遍,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前,就把他们的骨头碾碎!
想到未来的美好前景,陈德兴的唇角就不禁露出一丝笑容。等到自己扫平北地,把蒙古人撵去西边,到时候兵强马壮地下江南,迫降南宋那帮软骨头,然后再找块好弄些的地盘把赵家还赵家的那帮忠臣孝子都封过去。自己就可以安安稳稳当个大帝,好好享受一下封建皇帝的腐朽生活了。
说起来陈德兴魂穿好几年,都忙着打仗做事,享受生活的日子几乎没有,实在有点辜负自己的重生一回了。
夕阳下,燕京古城一片金黄的颜色,远远望去更多了几分庄重和辉煌,让居高俯瞰的人顿时就有了一种高高在上,君临天下是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