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9页

“论权势呢?”

“呃……大概是半斤八两。”

“半斤八两?国舅爷您这还是往高里说了。秦国公郭业掌握了长安城的兵权,咱们的齐王千岁虽然身份尊贵,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即便加上韦尚书和我们五大士族,咱们的权势也远不如郭业。”

阴弘智冷笑道:“所以你就打算另攀高枝?”

“当然不是。老夫的意思是,既然老夫能出其不意把邓启斌从秦国公哪里策反过来。那么郭业自然就可以把他重新策反回去。邓洋人的背叛,只是迟早的事情!”

他阴狠地一笑,道:“所以,咱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利用邓启斌给咱们赚钱,而是如何防止他转投秦国公郭业!而解决这件事的最好办法,就是杀了他!只有死人才不会背叛!”

李佑道:“可是邓洋人一死,恐怕咱们玻璃工坊的技术就会止步不前。这个问题,李家主又准备如何解决?”

第1803章 关门大吉

“这个问题根本就用不着解决!王爷请想,邓洋人一死,还有谁能对玻璃加工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后咱们生产平板玻璃的技术,就是天下第一了,又何必再改进技术?”

他顿了一下,继续解释道:“咱们的目的是赚钱和打击郭业,可不是让平板玻璃的生产成本无限降低。只要咱们能保持技术优势,这个目的就已经达到,王爷切不可本末倒置。”

李佑点了点头,道:“孤王明白您的意思了。邓启斌活着,虽然能不断降低玻璃的生产成本,但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很可能被郭业重新所用,对咱们反戈一击。”

“正是如此!只有邓洋人死了,郭业才会永远失去反败为胜的机会!李某人这个计策,可以称之为釜底抽薪!”

阴弘智不服气地说道:“没有张屠户,难道就要吃带毛的猪?我就不信,天下就他一个聪明人了。难道别人就不能对平板玻璃的生产技术进行改进?”

“看人的本事,老夫还是有一些的。像邓洋人这么聪明的人,天下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了!”李泉笃定地说道。

“你这完全是强词夺理!要是郭业找人把平板玻璃的生产成本压低的和咱们一样,没有了邓洋人在手,我看你怎么收场!”

“国舅爷但请放心,此事绝对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