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能把高句丽灭了,纳入我大唐版图之内,的确算是一件好事。不过……若是失败了呢?想当初隋炀帝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不成,才有了李氏天下。前车之鉴在前,陛下不可不慎呀!”
“隋炀帝乃是亡国之君,怎么能与朕相提并论?”
房玄龄寸步不让地说道:“原来初征高句丽的时候,杨广可是被称为‘圣人可汗’,名望未必在您之下!说句不好听的,焉知陛下不会步隋炀帝的后尘?”
“你……哼,朕不跟你一般见识!”
两名大臣都坚决反对,提出的理由都是不可辩驳,李二陛下也是一阵气馁,道:“段尚书,你怎么看?”
段志玄道:“微臣执掌户部,请从户部的角度,为陛下分析一翻。”
“你讲!”
“如今户部钱财充足,不用加税,也足以供应大军出征。所以说,你若出兵高句丽,绝对不会像隋炀帝那样,弄得民生凋敝,百姓不得不反。”
“你是赞同朕出兵?”
“那倒也不是。事实上,微臣坚决反对陛下出征高句丽!”
“哦?那是为何?”
段志玄微微一笑,道:“因为不划算!”
“不划算?”
“以陛下如今陛下的功业,比之秦皇汉武也差不多了多少,就算再多了灭高句丽这一条,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但是您一旦失败,就是一辈子的污点。风险高,好处小,岂不是不划算?”
李二陛下闻听此言,还真是心中一动,几乎要被他说服了,道:“其他人又怎么看?”
孔颖达道:“老子有云,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无事,高句丽又一直侍奉恭谨。微臣想不出有什么用兵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