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城攻破,消息不可能瞒得住。你每停留一刻钟,就多了一份危险。到时候几十万大军四面合围,你想走也走不了了。”
郭业点了点头,道:“听起来倒是有理,不过……虽然留下来有危险,但是我只停留一天,多捞点好处总可以吧?”
“好处?最大的好处,你已经得到了!”
渊太祚道:“其一,你吸引了我高句丽和百济的几十万大军,为李世民逃命赢得了时间。其二,攻破平壤,这是多大的功业?恐怕大唐天子日思夜想的就是这回事儿吧,回朝之后定然重重有赏。”
“那还有没有其三呢?”
“当然有了。有了老夫这个战利品,李世民就可以完全掩盖东征失败之事。作为捉住老夫的你,又是奇功一件。”
郭业微微一笑,道:“其实您说的我都想过了。不过呢,人生苦不知足,既得陇复忘蜀,我还想得到点其他的好处。”
“其他的好处?”
“比如说有什么办法,榨干高句丽的国力?”
渊太祚冷笑道:“那个办法可太多了。不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火烧平壤城。不知秦国公敢不敢?”
“我为何不敢?”
“从大唐朝廷来讲,你烧了平壤城,不知有多少高句丽的百姓随之陪葬,那可就与高句丽的百姓结了死仇。等你们再次入侵,高句丽人势必拼死抵抗。即便能灭了我渊氏,也难以统治这片大地。”
郭业道:“莫离支是不是还有话没说完?”
“不错,除了朝廷,你还要从自身考虑。你这样做虽然对我高句丽不利,但在那些正人君子的眼中,就是两个字——不仁。回国之后,势必受百官弹劾。你又何必做这种受累不讨好的事呢?”
郭业砸吧了一下嘴,道:“你说得的确有道理。不过,郭某人却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火烧平壤城,又没有这些这些弊端。”
“怎么可能有这种办法?你把别人的家都烧了,人家能不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