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那赶紧去算啊!”丁诗诗说。

毕越方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又打开无数表格,拿出计算器,在纸上不断抄录,噼里啪啦的按着计算器,用了足足半个小时,算得满头大汗,才在纸上最终算出一个数字来,“要350块钱一盒。”

“这么贵啊?”黄文斌吓了一跳,给丁六根抓的药好像都没这么贵。

“不对,好像算错了,这里有两味药不是这么算的……”毕越方拿起计算机又算了一轮,“果然算错了,不是350块,是430块。对,是430块。”

“怎么还越来越贵了?”黄文斌问,“一般不是规模越大越便宜的吗?”

“资源充足的时候是这样,资源稀缺的时候,规模越大越费钱。”丁诗诗摆出一副专业人士的面孔解释,“好像铁矿铜矿什么的,我国买得太多了,活活把铜矿石铁矿石买成稀缺资源,价格就一路上涨。这些制药原料也一样,我们买的太多了,别人也要用,就会跟我们抢,价格就上升了。你看毕厂长这个计算方法,就是一个指数函数嘛。”

说着她抢过计算器,按了好一会儿,点了点头说,“的确是400块钱左右,好像还没到430啊。”

“430是近似值,精确值应该是429点几。”毕越方说。

函数这种玩意儿,回忆一下黄文斌都觉得浑身冷汗。过年的时候肖蕾去黄文斌家里过夜,这样的美女投怀送抱自己剥干净送上床,黄文斌都能靠着高等数学冷静下来。上大学的时候,黄文斌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这么复杂的东西呢,在现实生活中好像根本没用。

现在黄文斌知道了,其实还是有一点作用的,比如用来算这个药材原料的预期价格。毕越方建立了一个函数,点明了购买数量越多,预期价格的上升幅度就会越大,下面还有老长一段注释,说明这个函数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要是上大学的时候,光是这道题就要学两个课时的。

可是毕越方这叫信手掂来,而且不是一个原料,是十几样原料都有这么个函数,每个函数都不相同,还会互相影响,越看黄文斌就觉得越复杂,在推算下去,只觉得头昏眼花,脑袋作疼。博士就是博士,居然两下子就算了出来。再看看丁诗诗,也是泰然自若,虽然留学美国,但学的是英语文学吧,怎么连数学都这么强。国外名牌大学这么了不起?

第148章 计划改变

“四百三的成本,其实也不算什么,我们生产一千盒,也就是四十三万,然后拿去全国海选制造轰动效应,三盒一个人,一千盒至少能治好三百多人,然后再大加宣传,就能出名了。”丁诗诗说,“出名以后,我们把这种版本定价为一千元一盒,当然不会有人买。再推出量产版100块钱一盒,相比之下就便宜了。”

“一千盒?我这是按照两千盒来算的啊,要是一千盒的话。”毕越方又按了好一会儿计算器,“一千盒的话,成本可以降到190元一盒。”

“190元一盒的话,成本就更低了,才十九万嘛。”丁诗诗说,“就这么决定了,小黄你去写个计划案,毕厂长你去买原料,我和我父亲说一下。我们要尽快实施,把计划早点弄出来。”

丁诗诗和丁六根真是父女,从来都是把最轻的活留给自己。毕越方要实际主持生产,不用说是很忙的。黄文斌写这个计划也得用很多的精力,只有丁诗诗,给丁六根打个电话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