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这会不会太麻烦了。”黄文斌说。

“当然很麻烦啊。”严局长说,“我想一想都觉得头疼。”

“赚钱的事情,哪里有简单又容易的。”丁六根说,“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么好的机会,可不是经常都有的。要是好好开发,这里能够成为一个住宅小区或者商业旺地的话,就等于抓住了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没有更加……风险小一些的办法吗?”黄文斌问。

“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丁六根说,“临门一脚,你居然欠缺这最后一点勇气。所谓的法律,所谓的原则,想要成为亿万富翁的话,都要统统抛弃掉才行。这些东西只能束缚凡人,对我们而言,法律,规章,制度,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黄文斌觉得自己应该还算是一个凡人,至少在他长生不死之前都是。你说连不老不死都做不到,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不是凡人呢。“我还是觉得,这样风险太大了。”黄文斌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风险小,那也很容易,只要资金充足就行。”严局长哈哈一笑,“比如说吧,要是黄老板肯投资兴建省城中学,别说这一千亩,就算再来一千亩地,我都能给你转成商住用地,用来做省城中学的附属设施。你看怎么样?”

此言一出,丁诗诗立即就不干了,“省城中学?严叔叔,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没开玩笑,想要堂堂正正的把上千亩教育用地转成商住用地,这是唯一的办法。”严局长说,“除此之外,你说走哪一条路,费用控制在两千万以下的,我是绝对不行,不知道书记行不行。”

所谓的省城中学,黄文斌当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省城贵为省城,在省里应该什么都是第一的,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政策最好,医院水平最高,教育也应该最强。省城其他都达标了,这教育缺失差强人意。

重点中学颇为不少,但是建设都比较早,设备落后,地方也小,处于高楼民居之中,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建得密密麻麻,操场奇小,看着一点气势也没有,首先这第一印象就不如下面各市新修的大中学。

这还可以说本市底蕴深厚,不屑于做面子上的功夫。可是这两年,连升学率也被超了过去。特别是上清华北大的数量,更加是惨不忍睹。省城教育这条线,上上下下都面目无光。

教育局就策划了搬迁学校的项目,想要把市里几家最好的学校搬到郊区,弄个几千亩地,建设全新的现代化校园,先把硬件弄上去再说,然后在大力吸引各地优秀教师前来,打造教育航母云云。

可是这个项目受到了很大的抵制,住在市区什么都方便,搬到郊区,那可就惨了。能够一下子批下来好几千亩的地方,肯定是没什么人烟的,买菜购物看医生什么都没配套。学生要每天赶着上学,不住宿舍的老师也得跟着赶,家长老师都不答应不放心。

于是教育局又出了政策,说可以见宿舍楼,让全校师生都住进去。这下子反对的人就更多了,学生不想封闭式管理,老师也不想整天呆在什么娱乐都没有的学校里面。正好有个中学出了住宿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反对声浪更是喧嚣尘上。这个搬学校的项目一拖再拖,很快就没了下文。

每年做年度总结的时候,教育局都要被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骂得狗血淋头,一发狠,干脆提了个新项目,不搬旧学校,直接建个新的,就用省城中学的名号,用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