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唯一的问题,就算路造好了,丁诗诗大概也不会答应把门店让出来,而是继续做西施包子铺的旗舰店。房租当然也不会加,早就算到股份里面去了。而股份对应的分红,全都抵押给了丁诗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反正几百万的事,黄文斌也不在乎,何况那边出了西施包子铺,还有一半可以拿去出租,这里也能赚不少。

还有老城区,要开发的消息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不少人想在这边捡便宜,童子真还跟黄文斌开了“高价”,说八千万把他的仓库买下来。被拒绝以后还不罢休,把价格提高到了九千万。黄文斌只好告诉他,没有五亿绝对不卖,这才把童子真捡便宜的心思灭掉。

总之就是一切都上了正轨,人人都忙得要死,只有黄文斌没事情做。偏偏又不能偷懒,只能在办公室等着,市长大人随时都可能发来召唤。虽然说黄文斌是解决政府问题的金主,市长怎么也会给点面子,不过这么大的项目,被召唤以后早点去,不但能有多点时间详谈,还能给市长留下好印象,说不定能够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等真的见到市长的时候,黄文斌才发觉自己是想太多了。他们根本就不是白天工作时间去的,而是晚上去的,时间充裕的很。市长住在一个朴实无华的大院,屋子里面的摆设也是很简朴,家具家电都是用过的,也不是什么酸枝红木之类的古董,只是普通的皮沙发而已。

市长大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主管教育文化的候副市长,穿着睡衣接待黄文斌。“黄老板你好啊,难得你对兴办教育这么有决心。”

黄文斌连忙说:“叫我小黄就可以了。”

“市长,小黄他真的很有决心,绝对不是胡说的。”严局长说,“而且还有丁老板做后盾呢。丁老板在我们市外贸这一行里面,也算是顶级的了。要拿出四五亿来,绝对不是问题。小黄是丁老板的助理,现在帮着丁老板的女儿适应国内的环境呢。”

这好像不太对吧……黄文斌正想说自己其实就是丁诗诗的助理,那边侯市长就说了:“丁老板的女儿,叫做丁诗诗的对吧,刚从国外回来的。既然是丁老板的人,那我也放心了,又有严局长做保,这个项目可以放心大胆的交给你。”

得,黄文斌也不敢说什么了,在这种大人物面前,黄文斌还是钱太少,资历太浅。

“我们省城什么都好,就是教育差了点。”侯市长说,“特别是中学,去年的高考升学率居然被整整两个市超过去了!两个啊!要说一个,还可以说他们教育搞得特别好,两个叫我怎么解释!”

第226章 优惠条件

其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升学率的事情,和在哪一个城市其实关联不是很大,学生愿不愿意学习,家长支持不支持,老师监督严厉不严厉,能力好不好。在省里,省城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可是学风并不浓厚,以前仗着资金多,可以建好学校调来好教师,所以省城的升学率才特别高。

现在是普遍大家都有钱了,下面各县市也能用优厚条件吧优秀教师们留住。优秀教师们一看,钱差不多,而且下面县市升职的机会还比较大,搬家的麻烦事情又多,找合适的房子更是艰难无比,渐渐地优秀教师们都不来了。

省城的教育界却还固步自封,不知进取,经常辩论素质教育什么的话题,把最好的学校拿去改来改去,一会儿试行无作业教学,一会儿考试不排名,折腾来折腾去,素质没好多少,成绩却是一落千丈,高考当然也就被人超了过去。

不过作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侯市长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缺失,他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客观条件上,“我们市啊,就是地方割据太严重,有个什么名校,各区都看宝贝一样,不肯奉献出来。没办法只好新修一个,可是做出预算来,居然没人肯干。”

这也是当然的,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投资四五亿去兴建一个中学,你要说四五千万还差不多。四五亿的话,一年的利息就快四五千万了,一个学校要怎么样才能赚这么多钱呢?要知道中学生的学费可是有定数的,自然谁也不愿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