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招生。”黄文斌说,就是一般省外的学生不会去。
“还全国招生,那么多地方试卷都不一样,谁会来啊!”侯市长说,“全市招生,你说忽然间抽了一万名学生,其他学校生源可就紧张了。而且你招到的生源质量,肯定是泥沙俱下。所以一定要全省招生才行,我帮你开这个政策口子也可以,问题是我们能招,别人肯来吗?雷晓楠在我们这层面名气大,学生家长可不一定清楚。”
“他们不清楚我们帮他们弄清楚嘛。”黄文斌说,“花多点钱做宣传就行了。”
“那运营费用更高了。”侯市长说,“这学校真的能支撑下去?”
“可以的,我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黄文斌拿出忽悠雷晓楠那个银行证明给侯市长看,“我已经准备了十亿,五亿用来建学校,还有五亿用来运营。一定能够把省城中学搞好!”
“你这可真是破釜沉舟啊!”侯市长说,“干倒了曾书记,听说你得了不少好处,这下子可全扔进去了吧。好,我们教育事业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你放心好了,就算省城中学亏了钱,我也会在其他方面给你找回来。虽然我只是管着科教文卫,而且快要调职了,不过我答应你,不论调到哪里,你这个人情我一定记得!”
省城中学要是能够建成超级中学,还能取得不错的升学率,那可以算是他任上最重要的政绩了。能够拿到这个政绩,以后仕途都能顺畅不少。不过这样的中学显而易见是吞金兽,不知道要投多少钱。黄文斌可千万不要搞了一两年觉得花费太多收益太少不干了,这个政绩可就成了笑柄,所以他才拍这个胸口。
“谢谢侯市长,我一定好好弄!”黄文斌心中暗笑,侯市长真是太小看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了,只要能提高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他们根本就不怕花钱。
这几年教改弊端浮现,大学独立招生联盟雷声大雨点小,沦落成各路土豪玩猫腻的渠道。大家都认识到了,要上好大学,还是得好好学习拼高考。所以各路补习班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重点中学挤破头也要进,学区房价格一路飙升。
古代为了让子弟读书中举,那是整个家族节衣缩食来供养也在所不惜。现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制约家长们花钱的,主要是好学校太少,学位就那么几个,而不是钱不够。家长们那是有钱花不出去。
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升学率超高的中学,只要给钱就能上,他们还不挥舞着钞票冲上去?黄文斌很清楚的记得,好一点的学区房被炒成什么价钱,好一点的老师,在补习班都拿多少钱。超级中学这玩意儿,肯定是一门好生意。
第324章 人情
“你打算按多少学生规模弄?”侯市长问。
“我打算按照一万五千人建设。”黄文斌说,“要是不够,以后再加。”
“一万五千人?”侯市长摇了摇头,“这配套的措施,老师,后勤人员,可不得了。设计要全部改了,基础设施也得加强。还有运动场,通道,住宿,食堂,两千亩地够不够啊?”
“应该够了吧。”黄文斌说,人家很多大学都没两千亩呢,照样塞好几万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