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我听着都觉得头晕了。”丁诗诗说,“这也太复杂了吧?”

“是啊,前些年有人打这栋楼的主意,结果一问,被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搞晕了。想要强行收购吧,立即有七八分诉状告到法院,连法院都被里面的关系弄晕了。拖延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丁六根说,“可算不上什么好项目。”

“那是以前,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黄文斌微微一笑,似乎成竹在胸。其实他就记得数字,这五家十三家公司叫什么名字他都不记得。幸好成功收购大楼的手段,他还想的起来一二。

“怎么不同?”丁六根问。

“这十三家公司本来有好几家都是为了建楼而专门设立的项目公司,实际上的股东,只有四家。只不过大楼开发失败,这四家公司内部失和,主事者争吵不休,各据一方,这才把事情弄复杂了。”

“你倒是调查得很清楚。”丁六根说。

“以前他们还想着筹集资金重启项目,把大楼建好卖出去赚一笔。可是这都十几年了,大楼完工还是遥遥无期,绝大多数人早就不想拖了,只想把大楼赶紧卖掉。只是这里面法律关系太过复杂,有一个人向法院递了诉状,其他人也只得跟上,要不然自己的股份和债权就有可能无效。”

“那你究竟有什么办法呢?”丁六根问。

“前一阵子市政府发过一个通知。”黄文斌说,“市中心土地紧张,拍卖拿到的闲置土地不得超过三年,开始建设后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工,否则的话就要把土地收回,重新拍卖。只要市政府针对明珠楼下这么一个通知,保证那十三家公司立即团结一致把股权债权梳理清楚卖出去。”

这通知其实也就是个笑话,从来都没认真执行过。因为这个通知并不是法规,真的要没收土地,人家肯定去打官司。行政司法一向都是难题,一打起来肯定旷日持久,土地还是不能开发,与下通知的初衷正好相反。所以市政府从来都不真收地,最多只是罚款。可是那点罚款,怎么和囤地的收益比呢?

“你要政府发通知,这倒不算难。”丁六根说,“问题是发了通知,人家整理好了股权债权,干嘛一定要卖给你,肯定是拿去拍卖。普通人可能不敢买,可是有关系的肯定知道这通知不是认真的,肯定会去竞标,这么一来,价格就会接近市价,想要六七亿拿下来,不可能吧?”

说得好,黄文斌也不知道上辈子拍下大楼那公司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反正他们就是以市价的一半八大楼买了下来。现在黄文斌当然也想好了借口,“现金,那四家投资公司,最需要的是现金。”黄文斌说,“他们要整理债权股权,必须要有现金注入才行。可是他们亏本亏了这么久,又谁都信不过谁,要再拿出钱来,那是难于登天。”

“别人一看,债权没整理好,也不敢进来?”丁六根点了点头,“这法子倒是不错,拿着大笔的资金先行进入,等债权整理好了,你也已经把大楼掌握在了手里,别人要买,代价要高好几倍。”

“那些债权互相牵扯,要解开的话,需要的钱可不在少数。”黄文斌说,“最高峰之时,可能需要十亿以上的现金。我这儿项目很多,有些钱必须压着,可能会不够。如果老板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话,可以借一些钱给我,一年内至少能增值100,如果没有,我给您补足。如果超过,也是按照五五分成。”

“100?”丁六根倒吸一口凉气,小生意来说三五十的利润不算什么,100的利润偶尔也能看见,可是这种好几亿的大生意,能够拿到100的利润,可真是罕见之极。就算是丁六根,也不能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