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作用再大,能赚一分钱不?就算给稿费,那也没多少。丁六根手下有个企业报,接受所有旗下企业员工投稿,稿费很高,千字三百,上辈子东升公司有个同事发了一篇《记东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什么的上去,足足拿了两千块钱稿费,把黄文斌羡慕得连写了十篇去投稿,可惜一篇都没中。现在黄文斌当然不放在眼里了,就全千字三千,写个几万字的,也不过几万块钱,能做什么啊。

不过孙雪峰都开了口,写就写吧,搜集证据推导结论难,先有结论再找证据那还不容易。而且黄文斌可以尽情的往里面塞私货,要是孙雪峰一声令下把这篇东西登了报纸,那不是赚大了,再不济,也能当个免费广告用。

“还是我自己来写吧。”黄文斌说,“可能要写好几天的呢。”

至少先把丁六根手里的那些工厂卖出去以后才行,现在黄文斌是把神弓集团里面不要的工厂都打包卖给张家了,可是丁六根那边只卖了一半呢。正好趁着史密斯要建工厂这个东风再炒作一把,争取把那些工厂卖个高价——日本人和美国人都来建厂了,你还不赶紧下手等什么?

“好吧,不用着急……这个月内给我就行。”孙雪峰说,“今年订单究竟是多还是少,那时候大家大概也心里有数了。”

第547章 我很忙的

黄文斌对着电脑屏幕,紧紧的皱着眉。好半天,终于写下了一句话,“今年,也就是2008年,外贸行业,特别是外贸代工行业,将会遇上前所未有的寒潮”。写完以后一看,黄文斌觉得十分不满意,首先寒潮这个字就不准确,于是把寒潮删掉。再想想“前所未有”似乎也言过其实,也删掉了。外贸行业,特别是外贸代工行业,表达不清也删掉。“今年,也就是2008年”也太罗嗦了,语意重复,删掉。结果就一次字都没有了,word文档又变成空白一片。

已经足足两天了,一个字都没写。黄文斌搜集了一大堆资料,早就有了腹稿,但是真的写出来,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些报纸编辑还有政府里面写报告的,为什么就能下笔千言源源不绝呢。黄文斌以前觉得那些文章味如嚼蜡,可是现在他自己动笔(其实是动键盘),连这样味同爵蜡的文都写不出来。

为什么写文这么困难呢,在公司的时候借口有人打搅(其实神弓集团里面根本没人敢打搅黄文斌),回到家吧,对着屏幕好几个小时了,还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到底应该怎么开头呢?黄文斌冥思苦想。

“哎。”丁诗诗在床上叫了一声,“帮我把手提电脑拿进来。”

“没看我正忙着吗!”黄文斌刚要憋出一句来,就被丁诗诗打断了。

“忙什么啊,就看你在玩电脑,玩了好几个小时了都。”丁诗诗说。

“我这是在酝酿!”黄文斌说。

“还酝酿,酿酒也不是这么酿的啊。”丁诗诗说,“快去给我把手提电脑拿进来。”

“你自己去拿不行啊。”黄文斌嘴里这么说,身体却很老实,跑去把电脑拿了进来。

前后也不过花了几十秒钟,可是黄文斌觉得思路被打断了——其实他现在压根还没有什么思路可言。坐到电脑面前,又憋了半天,总算是有点头绪了,丁诗诗又说,“史密斯那事情怎么样了呢,怎么都没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