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

“我……我还想去钢材贸易行看看。”黄文斌只是答应了去钢厂,哪里想得到整个行程都被安排了。

“那也可以啊,我表舅的钢厂附近就有好多贸易行,还有好些亲戚在贸易行做,一起去看了就行。”李依玲说。

“那好吧。”黄文斌只能答应下来。

“我还有一些远房亲戚,有做钢厂的,有做贸易行的,还有做配套的,吃晚饭唱歌的时候可以叫他们一起来。”李依玲说,“黄哥哥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都可以问他们。”

人家安排得这么周到,黄文斌还有什么话说,“那就先去吃午饭吧。我开了车来,你坐我的车吧。”黄文斌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保镖司机律师会计师医生一大堆人呢,怎么可能不开车。

第745章 表舅的钢厂

午饭安排的是一家沿海省风味的餐厅。沿海省不论从人口还是经济来说都不算什么,也很少有人到全国各地领略大好河山的,要打工做小生意,一般也是到国外,要不然就是珠三角长三角几个经济发达地区,石城从来都不是沿海省居民的主要活动范围。这里居然有一家沿海省的馆子,实在是太神奇了,也不知道李依玲是怎么找到的。

“这个鱼肉丸子怎么样?”李依玲问,“正宗吗?”

“还真是挺正宗的。”黄文斌说,“鱼肉还很新鲜呢。”其实做得比沿海省本身有一些差距,不过黄文斌已经出门好久了,忽然吃到家乡风味,忍不住就放宽了标准。京城倒是有很多正宗的沿海省馆子,特别是沿海省驻京办,比省城绝大多数馆子还要正宗。可是黄文斌在京城不敢四处乱走,更加不敢在同一家餐厅光顾次数太多,都是让自家带来的厨师做饭,虽然那厨师手艺不错,可是限制于原材料,做完以后还要验毒,味道不免会差很多。

“现在交通发达嘛,我们也能吃海鲜了。”李依玲说。

“是啊,交通发达了。”黄文斌说,所以人财物都可以大规模流转,杨木在京城弄到钱,转手就可以砸在石城。黄文斌在沿海省发达了,也可以到这里来吃雾霾。以前黄文斌这种本乡本土的暴发户,也就是局限在本乡本土,除非碰上了特殊机遇,是绝对不会有机会进军全国的。现在能够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买地建楼借此发财,也是靠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吃完了午饭,黄文斌和李依玲去了她表舅家的钢厂。一路上都是各种大型车辆,有的装着煤,有的装着铁矿石,还有的装着钢筋钢板钢管钢锭等等各种成品,都发着低沉的轰鸣声,天色放光了,可是太阳照在雾霾上,也只是显出惨白色。进入工业区,环境更加恶劣,粗大的烟囱排着废气,有的白有的黑。时不时飘来一丝丝异常的味道,也不知道是什么。

“从那边过去。”李依玲对司机说。

“关上窗户吧。”黄文斌咳嗽了几声,“空气太差了。”

“好些天没下雪了,下雪会好一点。”李依玲说,“我倒是习惯了,而且厂区有高炉,温度高一些呢。”

“污染太大了。”黄文斌看着路边一根排着白烟的烟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