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是不会在台塑确定退出前,全力进行和准备的。
虽然大家都看出了台塑的拖延,但天底下的事情哪能说的清楚,只要台塑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海沧的地就仍是人家的,优惠政策也是人家的。
宣总可以每天睡在钓鱼台国宾馆,可以天天跑发改委和国务院搞游说,但他绝不敢拿出几千万或者几亿元做前期准备。
这笔钱要是亏进去了,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大华自然没有这样的顾忌。只要苏城坚持,大华即使倾家荡产也没有关系。
当然,风险仍然是巨大的。就算苏城了解历史,但天知道王永庆会不会颤抖一下,做出相反的决定。
在无数情绪的混合中,大华最终决定了巴斯夫公司的80万吨乙烯设备。
比起卡萨利公司来说,他们在中国的政府关系做的更好。也能稍稍弥补大华实业的短板。
2月中旬。第一批共50名来自巴斯夫公司的专家入驻大华实业的培训基地。
按照先期合同,大华需要每天支付每名专家1000美元的费用,并报销往返的飞机票,以及在中国期间的食宿。相当于每天5万美元,每月150万美元的纯支出。
但这只是个开始。后续的训练材料,以及前期的设备只会越来越昂贵。
大华战略部的预算是每月500万美元开始递增,坚持一年的总投资将超过1亿美元。
如果海沧计划最终没有落在大华实业的手上,这一亿美元差不多就是打水漂了。
1991年的中国,商机无处不在,用1亿人民币赚10亿,用1亿美元赚100亿的事情数不胜数。大华内部也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更有媒体开始关注于大华的“赌注”。
苏城坚定不移的执行着“预案”。
大乙烯是真正的印钞机。参与其他的行业,也许可以获得每年数倍的利润,但最多十年就会进入行业滞涨。石化行业却不会,它会不停的吐出数以亿计的钞票,而且随着通胀的加剧而增加。看看台塑和中石化的历程就能发现,同样的资金起家,它们的利润比赌场还要高的多。
这个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行业有如此高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但只要跨过门槛,见到的将是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