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件采用何种策略。”
“安装精度和工艺控制如何保证?”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采用何种善后方式?”
“如果经营不善,工程无法继续,对施工方将如何补偿,对工人将如何安置?”
一条条的问题,流水价似的从隔壁会议室送到苏城等人所在的办公室里。这些问题,全是竞标书中很难解释清楚的,模棱两可的问题。
如果是针对国外的竞标,企业也许会冷处理算了。但在国内竞标中,双方就隔着一道墙,可没有冷处理的时间。
而且,不像是正常的竞标,你就是再焦头烂额,大华和中石化也要回答。中石化的宣总不用说,国务委员问他问题,有没有竞标都得应着,大华实业也脱不开国内的模版。
在苏城看来,这种会议几乎就像是美国的参议院质询了。两方领导人的身份地位,大约也是相差无几的。
苏城甚至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想象到隔壁会议室里的激烈讨论。70亿美元的海沧计划,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牵扯到太多的人和事了。
仅福建一地,就不知会有多少官员将因此而改变命运。尤其是谈到国产化和本土化的时候,一连抛过来的七八个问题,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的专家们更是忙个底掉,没有一个清闲的。现在的11票,双方都可以说各自稳妥的拿到了4票,剩下的3票就是决定胜负的摇摆票了,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你不知道是谁问出来的。
另一方面,双方的4票虽然稳妥,但要是遇到某些“原则性”问题,有人跳票也不稀奇。苏城和宣总都打点着精神,应付着一轮又一轮的难题。
会议室大门再次打开。
跑的几乎断腿的院办工作人员,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道:“问题:长达数年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进行采购管理,保证建设方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环境和安全不受到伪劣材料的损害?”
宣总凝神点头,低声道:“拿我们的计划案出来。”
和苏城一样,他们也提前准备了文件。采购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问题,说它是社会问题都不为过。中国企业,直到21世纪都没解决好采购管理的工作,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公司范围内的优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