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李政夫哈哈一笑,道:“人心最难测了,怎么能让做后勤的人,设身处地的为需要后勤的人着想?难道是教育?”

徐立晨此时正好做到一个节点,于是抬起头来,笑了笑道:“教育也许有用吧,不过,我们采用的方法,更简单一点。”

“哦?是什么?”

“把做后勤的人,也轮流派到前线去。”

李政夫愕然。这个法子简单粗暴,还真是个法子,尤其是对公司来说,派遣人员到勘探前线出差,确实是有必要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执行力了。

他暗暗的想,要是把总公司里面,坐办公室的家伙派到西伯利亚来,会不会有人造反……

李政夫很快得出结论:估计所有人都会造反了,尤其是那些中高层的员工,别说派遣到西伯利亚了,派遣到莫斯科都会有人辞职。

大华实业却没有此等隐忧,中国的石油石化产业,要么是国企的,要么就是大华的,剩下的只是些小老板和地方企业。大华的经理在大华能做的非常舒适,离开了大华却很难混的风生水起,至少不能用拒绝出差的理由。

五郎嘿嘿一笑,然后就甩了甩手,一副让李政夫走人的模样。他曾经在山东的渔场监工许久,海上运输公司也是他一手一脚运作出来的,和李政夫眼中的年轻人根本是两样。

此时,逗弄了几句李政夫,五郎觉得没意思了,才让他离开。

李政夫无奈,想了想,干脆去工人们休息的地方溜达。

对大华的模式,他是既担心又害怕,这种情绪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过了,所以才想要更多的了解。

李政夫曾经遇到过很多家公司的采用的先进管理手段,每当那种时候,他都是既担心又兴奋的。因为他有信心,自己能够学习到这样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自己。

然而,大华的模式,却是简单难学。

这不光是人数的问题,还有管理模式的问题。大华实业是基于中国多年来的石油会战的历史,才采取的会战模式。新加坡既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实力,根本是学无可学,偏偏这种模式又厉害的很。

此时,李政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抵抗中国模式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