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这儿有三首咏月诗词,倘若你们中间但凡有一人,所作诗词比贫道的更好,那就算贫道输。」
陈文卿信心满满。
「第一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其实很简单,也十分的通俗易懂,但是越简单的诗,其实也越不容易。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吸引着异客他乡之人。
陈文卿一首《静夜思》念完,纷纷扰扰的四层已经渐渐地安
静了下来。
在座的诸位建康才子,此时再看陈文卿的眼神已经变得不太一样了。
「此人,在诗词上的造诣不可小觑!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这是众人心里共同的想法。
陈文卿不管别人怎么想,才开始装逼打脸,不可能中途而废,很快他便念出第二首诗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在前世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此诗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因此,此诗一出,诸位建康才子的额头上已经开始直冒冷汗。
尤其是方才那位声称要将大理石桌吃下去的,更是吓的脸色发白。
自古文人相轻,但凡读书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
不过,陈文卿这两首诗词下来,在座的的儒生才子已经不敢,在他面前摆着倨傲的姿态了。
因为,他们清楚一点,自己是绝对不能作出这样两首千古诗篇的。
此时,在场的建康才子们,看陈文卿的眼神也都带着尊敬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