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杨成明的女儿在外面回同学说:“我爸今天刚出院呢,我不去逛街了。你们去吧,下回再陪你们去。”杨成明妻子张秀云听着话,就走了出去,一会儿又听见杨成明的女儿在外面小声地说:“爸爸跟爷爷都还要买药吃呢,我就穿这身衣服过年没关系。”

杨成明难过的转过脸去,沈淮听了心里直泛酸。

杨成明夫妇收入加起来每月也有七八百元,在梅溪镇不能算好,也不算太差,应该有能力过年给女儿添一身新衣服。不过杨成明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是个药罐子,又没有单位报销,所以杨成明的家境在教师里都算是穷困的。

沈淮与何清社坐了一会儿就走,除了慰问的年货外,还让黄新良留下四百元慰问金,这差不多是镇上能给的最高标准了。

有些话题自然不会当着杨成明夫妇的面说,出了院子,沈淮就站在那里,跟何清社商量:“业信银行盘下中药房,打了九十万款过来;这九十万年前我看要突击花掉!”

“怎么花?”何清社问道。

“我记得老何你上回跟我说,全镇中小学教师有两年没有涨工资,跟其他乡镇差一大截,教师们意见很大,都没有心思好好教学。开始我也没有怎么感觉,到杨成明家这一走,感触很深。他夫妻两人,在学校也算是中层吧,普通教师的情况应该还要差一些。”沈淮说道,“我想过年,就把全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涨到跟其他乡镇看齐,年前这几天就把这两年给教师少涨的工资补上。”

“九十万垫进去,钱差不多也够了,是不是找李书记、唐书记合计一下?”何清社说道。

“你要觉得行,我们俩就拍板把这事定下来。镇上马上把各个学校负责人召集起来,赶在过年前把事情办好,也算是做一件好事。”沈淮说道,“至于政府人员的年终奖,就照去年的标准,告诉大家,明年我给大家都补上。”

何清社在梅溪镇工作时间长,现在又兼着教育办主任的职,对镇上教师的情况很了解。

全镇中小教师也有三四年没涨工资了,而偏偏这三四年物价涨得特别厉害,普通教师每个月就两百多的死工资过活,非常的窘困。

黄新良虽然是党委委员,不过沈淮没有问他意见的意思,他也只能站在一旁听着。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沈淮很能收买人心。沈淮这一拍板,就能把全镇四百多教职工的心收买过去。

这次把全镇教职工的基本工资调到跟其他乡镇看齐,又一次把前两年少涨的工资补足,像杨成明夫妇两人一次就能补发五千元的工资,这对窘困的家庭,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至于镇上的工作人员,只要年终奖不比去年少,就不会有多少怨气。

“好。”何清社也爽快,给全镇教职工补发工资,又不是什么违反政策的事情,沈淮又是第一次正式以党委书记的身份拍板做决定,他自然乐于附从,说道,“杨成明的爱人就是镇小的财务,要赶在年前把工资计算出来发下去,工作量可不小。”

“那就辛苦老何你了。”沈淮笑道,“年尾镇上有空闲的人手,你就都抽过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