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孙亚琳做好决定,不容否定,沈淮只能无奈地跟杨海鹏掉头往钢厂开去,通知赵东这个“噩耗”。

周裕在办公室里看材料,下午四点钟的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办公桌前的地上,有无数细微的灰尘在光柱里飘舞。周裕走了一会儿,办公室的门给敲响,接着区委书记杨玉权走进来。

“杨书记,你找我有事?”周裕站起来问道。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杨玉权随意地在屋里的沙发上坐下来,坐下没有两秒钟,又拍了拍扶手,站起来,说道,“刚才鹤塘镇党委书记袁宏军过来汇报,鹤塘镇打算将所辖的李社、蔡家桥两个村划给梅溪镇,以便梅溪钢铁厂在李社村江岸建造货运码头……这事你有没有听说过?”

“啊!”周裕吃了一惊,有点难以置信,下意识地问道,“杨书记,这是真的?”

“袁宏军大概不会拿这事跟我开玩笑。”杨玉权说道,“他也只是过来初步的汇报一下,我还以为你事前有听说过这事呢。既然你也不知道,那就算了,我等会儿打电话给梅溪镇,问一下是什么情况。”

杨玉权也没有再坐,就走出办公室。

周裕坐回到办公桌后,盯着桌上的电话,想打电话给沈淮问是怎么回事,觉得没有打这个电话的立场。杨玉权特意跑过告诉她这件事,也是要她转告弟弟周知白。

周裕拿起电话,拨了弟弟的手机,把这件事告诉他。

“这个浑蛋,太可恶了。”周知白在电话那头就咬牙切齿地骂开了,“梅溪钢铁厂摆明了就是要阻止鹏悦建码头,才刻意压缩对鹏悦的炉料采购。”

周裕能想象弟弟在电话那头气得脸色发青的情形。

鹏悦主要从事废旧钢铁的物资贸易,每年有二三十万吨货物的吞吐量,在东华市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鹏悦以往主要委托港口运输集团运输炉料,费用很高,效率也很不如人意。

这两年,鹏悦积累了一些资本,就想扩张,就有了兴建码头、组建运输船队的想法:一来可以有限降低鹏悦自身的运输成本,再一个鹏悦能借机从单一的业务,向港口运输业发展。

虽然吴海峰退到人大当主任之后,鹏悦建码头要获得审批变得困难重重,但也不是没有希望。而梅溪钢铁厂的江港码头项目浮出水面,就差不多直接宣判了鹏悦码头项目的死刑。

东华市拥有一百多公里的江岸资源,也不会介意多建两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