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孙亚琳坐在一旁喝着啤酒,话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关注沈淮与秦大伟的谈话。

沈淮差不多已经把意图表露出来,不过秦大伟还是围着沈淮挑起的话头说话,不延伸一分。秦大伟要是不那么愚钝的话,那至少说这明这个人遇事能沉得住气,不轻浮。

“梅钢借壳徐城炼油上市的消息一传开,党校那边的进修就结业,我这些天回去也忙得跟条死狗似的,都没有机会找你聊聊。”沈淮笑着说道,“梅钢借壳徐城炼油进军炼化产业的消息,想来在徐城传得沸沸扬扬了,老秦,你怎么看待这事?”

“我这些年一直都在机关里,脱离具体的专业太久了。”秦大伟说道,“我也就贸易口能知道一些事情,不过在你跟孙总面前谈这个也是班门弄斧。”

沈淮端着大口杯子,等秦大伟说下去。

见沈淮眼睛看过来等着他说下去,秦大伟想保守一下也不成。

“工厂那一块具体的运营我不熟悉,不过就贸易口来说,九四、九五年国内原油供应,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等地,炼化产能主要也是围绕华北、东北的大油田分布,炼化后的燃油、化工原料才会运抵华东市场。华东地区最大的炼化项目,就是中石化在浙省镇海的炼油厂,两期建成五百万吨规模。即使如此,相比较全国一亿四五千万吨的炼化总产能来说,也不能说是多大的项目,原油还是主要从华北运进。而将改变全国炼化产业布局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要看海外原油进口数量,未来会不会大幅增长。”秦大伟又笑道,“我这也是泛泛议论,但说到炼化产业具体操作面的事情,你与孙总真要咨询谁的意见,徐城炼油内部有大把的专家。”

孙亚琳的专长是金融领域,对工业体系的组织运营虽然熟悉,但谈不上精通,但说到对未来华东地区炼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沈淮、熊文斌等人给出有异以往的判断,业信银行以及众信、鸿基投资在海外合作的研究机构,近期围绕新浦炼化项目可行性研究都陆续给出一些新观点。

虽然各方对新浦炼化项目都给出高风险的评估,但对海外原油进口增长幅度将对国内炼化产业布局改变影响极大的结论还是较为一致,分歧出在未来国民经济增长对海外原油进口增长的刺激幅度以及淮海省内经济增长以及基础建设投资能不能及时跟上等问题上。

秦大伟说是“泛泛议论”,但他能有这番不同常人的见解,说明还是很有些见识的,并不是机关里的碌碌之辈,也难怪沈淮会重视他。

不过孙亚琳这时候也知道沈淮过来找秦大伟,并不是说在新浦要不要上炼化项目上想听取秦大伟的意见,而是秦大伟应该有沈淮所需要的合适人选能推荐。

孙亚琳伸脚在桌下踢了沈淮一脚,知道他这一个多月来沈淮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借壳重组的谈判,但背后的关心程度不会比他们少多少,不过也没有想到他的视野已经在徐城炼油之外搜索合适的人选了。

沈淮笑了笑,对秦大伟说道:“徐城炼油那边,孙亚琳接触比较多,我也是昨天夜里,跟魏风华他们较深的谈了一次。魏风华是八三届淮大化工系毕业的,老秦你跟他认识吧?”

“嗯,认识,他能力很强的。”秦大伟说道,“还有郑建章,也是淮大毕业的,是八五届化工系,不过年纪要比魏风华大。”

“郑建章我也见过,业务能力是很强,他与魏风华都选择留下来。”沈淮说道,“梅钢借壳徐城炼油的事,还差最后一道审批程度。等审批过了,就会像昨天新闻所说的那样,马上启动渚南炼化项目的建设,魏风华、郑建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徐城炼油里我认识的也就魏风华、郑建章等几个人,你要是跟他们聊过了,还要找人咨询炼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见,我也就只能在徐城炼油外向你推荐人选了。”秦大伟说道,“我们淮大化工系八四届进徐油的同学也有几个,有个两年前从徐油辞职,这时在淮大读博,他对国内炼化产业的研究,绝对要比连半吊子都谈不上的我深。有时间,我拉他过来跟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