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亲兵卫队全部披红袍赤甲,张飞的骑兵全部是黑袍黑甲,公孙续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天下人对他的绝对产生一种“形象暗示”,通过战斗,天下人都会对自己军队的三色甲产生强烈印象,而且即使受到损失,只要新补进的士兵仍穿上同一颜色的甲胄,仍会给敌人造成心理暗示。
这就是历史上陈庆之要求自己的手下七千人全部身披白袍的原因。至于高顺的陷阵营本身就是独树一帜的装备,不用颜色就能区分,关羽的步兵不必要这样,不然就衬托不出三色甲的厉害了。
当公孙续讲解完骑兵攻城和绝对甲胄的事情后,赵云等人对公孙续的军事才能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更加坚定了他们明天攻下冀州城的决心。
第28章 攻城
第二天天刚亮,卢植就下令埋锅造饭,三军饱食一顿后就要大举攻城本来卢植打算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法,因为这种战法一直攻城的经典方略。但是公孙续建议七万大军只攻东门,卢植为了让公孙续死心就下令七万大军汇集于东门,这七万人组成方阵就摆在冀州城东门外,给冀州城内的黄巾造成了巨大的心里压力。
张牛角听到鼓声后马上赶到东门,他现在也搞不懂为何卢植要把七万大军都押在东门,照理说卢植不是笨蛋,不可能采取这么幼稚的办法啊,最后张牛角只能认为卢植在耍什么手段,他下令各城门守城人数暂时不变,东门加到八千人,其余各城门五千人,留下两千人作为预备队。
东门外,卢植接受公孙续的建议大军分为七队,每队一万人负责攻城一个时辰,但不准中间有间歇,而且每队攻城退下后就分别绕道其他城门埋伏,卢植虽然不懂公孙续到底想干什么,但他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攻下冀州城,于是就应允了公孙续的建议。
从辰时开始,卢植的大军就攻城,由于每队只用负责攻城一个时辰,所以任务不难,每个万人队的将军也很拼命的只会全军攻城,但只要一个时辰已到就马上退下,除非是已经攻上城头要继续争夺城头,否则,每个将军都不会含糊。虽然东门这边打的很火热。
但是张牛角不敢调用其他城门的士兵,三个时辰下来,东门的黄巾已经损失了将近四千人,城中的预备队早就派上城头,官军虽然会派人强攻城墙,但更多的是在城墙下盾牌兵掩护弓箭兵朝城头射击。
所以损失不是很大,三个时辰下来,张牛角发现自己的士兵疲惫不堪大部分人都累得很,一上午都没有吃饭喝水,不像官军中可以轮换,张牛角知道在这样下去东门恐怕会被攻破,他现在开始确定卢植就是要全军采用车轮战攻打东门,正当张牛角准备从其它城门各调两千人来支援的时候。
张牛角的义子褚飞燕马上说道:“义父,孩儿发现退下去的官军都不在东门外的方阵中,他们似乎退出了东门战场,莫非这是卢植的阴谋不成。”
张牛角听他这么一说也猛然发现城外官军少了三万,虽然还有四五万人,但明显就是减少了,现在张牛角更加确定卢植就是要把其他城门的士兵吸引过来,然后猛攻别的城门。
又攻打了一个时辰后东门城头的压力更大了,这时官军又换上另外一个万人队,撤下来的万人队损失只有一千不到,领军的将军将撤下来的万人对带去了南门埋伏。
现在其余三个城门外埋伏的官军加上辎重兵和造势的民夫都各有两万人,公孙续看了看天空,他知道这场战役快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于是下令剩下的三个万人对摆成三个方阵缓缓向前前进,在离城门八十步的地方停下来射击,三个方阵中间都留有过道,城墙上的黄巾军也采用弓箭还击,由于黄巾缺少物资,所以没有巨型弩之类的守城器械,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够发达,造不出那种大杀器。
张牛角也发现了官军变换了攻城阵型,内心更加紧张,现在城墙上能战的黄巾不满五千,要与城下的三万官军对射,这是相当吃亏的事情,不过张牛角现在更加确定卢植是要从其余三个城门攻破冀州城,所以坚决不调用其他城门的黄巾,为了鼓舞士气,张牛角来回在城墙上给士兵们打气,许下重赏。
黄巾军也强撑这继续战斗,双方采用弓箭相互射击了半个时辰后公孙续猛然下令吹号角,突然东门外号角声不断响起,接着其余三个城门外不断响起号角声,接着就是杀声连天,然后东门外的三万步兵分别撤往其余三个城门,只留下公孙续手下一万多骑兵和五千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