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除此之外,他也没忘要训练出荆州没有的骑兵。或许这正应了那句敌无我有,敌有我优。要不然,仅仅依靠水军的话,孙坚也觉得很难让荆州军惶恐。只是孙坚自己对骑兵没有什么建树,因此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长子孙策,好歹孙策还跟公孙续打过仗,他对骑兵的了解绝对比江东其他将领要多。

更重要的是,骑兵乃是步兵的克星,但骑兵的组建和训练也相当耗费钱财,几乎训练出一个骑兵的耗费直接就抵得上训练四五个步兵的耗费了,而且,战马也极易耗损,尤其是那边很少有北边那样的平旷草原,稍微不注意,战马就容易陷在泥潭里折断马蹄。在孙坚看来,若是真训练出如此强军,就必须要将他紧紧抓在手中,除去孙策,孙坚的部下中再也没有更合适的人去统帅骑兵。

孙策对骑兵的组建也是尽心尽力,尤其是从北疆演武回来之后,孙策带回了大批战马,这就加速了他的组建骑兵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孙策手上已经有三千精锐骑兵,这已经是江东财力的极限了。

三千骑兵,若是放在北疆或是草原,恐怕一般的小部落都看不上,但这是在江东。自古南舟北马,地理环境决定了兵种的优势,荆州和江东的情况差不多,刘表在为这么多年都没有想过要组建骑兵,这一步,却被孙坚抢先了。

孙策组建骑兵的办法基本跟公孙续教授的差不多,同时,为了保证这支王牌的战斗力和忠臣度,孙策想自己父亲申请让这三千骑兵成为自己的亲兵,也就是说,这是属于孙家的骑兵,其他军中将领无权统帅。

对于这一点,孙坚也很是同意,毕竟是花了这么大价钱才训练出来的骑兵,孙坚也怕这样的强军会出现什么问题。

在训练骑兵的同时,孙策也建议自己父亲要加强战船的改造,不要一味的去模仿荆州水师的战船,这一点得到了军中大多数将领的赞同。要想超过对手,就不能只按着对手的路线走,必须跳出圈子跑到对手前面去。

有关于战船改进的工作也主要由孙策负责,不过,为了加强自己几个儿子的能力,孙坚将自己的儿子孙权派去协助长子孙策,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两兄弟联手,也确实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当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孙策在北疆演武大会时从公孙续那讨要来的一些造船资料,或许这些资料在公孙续那看来并不是很重要,但对于孙策来说,这简直就是指引了他的方向,再加上孙策也效仿公孙续善待士卒,提高船工待遇,同时招募流民参与建设,故而,整个江东在这段时间都呈现出一股生机。

袁术的这封信只是一跟导火索,这直接就点燃了江东和荆州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矛盾。对于孙坚来说,这确实是他出兵的最佳时机,若是让江东独自面对荆州水师的话,这确实是不小的压力,但他现在有了个盟友,在一定程度上绝对可以牵制荆州不少的兵力。

一切准备就绪后,孙坚就派黄盖安排战船,装上粮草战马,挑选吉日发兵。但是由于骑兵和水军不可能走同一条路线,故而孙坚打算自己先率水师出发,长子孙策领精锐步骑五千人作为偏师。只不过,在进入荆州之前,骑兵和水军还是不用分开的。

这是一场关乎江东的前途和走向的大战,孙坚必须打,而且还必须打好才行,若是这一战失败,孙坚就得退回江东重新积蓄实力准备下一次讨伐,但若是这一次成功的话,孙坚的地盘就会进一步扩大,今后就不用再窝在江东这块地方了。

荆州这边现在也不太平了,刘表在驱逐袁术的使者的时候就想到袁术会报复自己。或许,在世人看来,刘表确实有点懦弱,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单枪匹马拿下荆州的文人,他必定有过人之处。

从驱逐袁术的使者开始,刘表就下令要对淮南戒严。只是,刘表没有想到的是,袁术的报复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甚至连江东那边都被引出来了,这下字子,刘表确实有点头痛了。

当刘表得知孙坚已经出兵的消息的时候,他就立马召集文武商议对策。江东的确是荆州的老对手了,对于江东猛虎,刘表现在确实忌惮得很,孙坚能以江东之地对抗整个荆州,组建孙坚的厉害之处,而且,刘表也打探到江东已经训练出一定数量的骑兵,这就更加让他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