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民国年间,周氏有一后人名叫周潜,自号镜若山人,更是醉心于易经五术,常帮乡邻亲友看相算命、指点迷津,观天察地、寻龙定穴……
镜若山人年轻时正值抗战初期,曾有一壮汉携厚礼前来,报上一组生辰八字,说是受朋友之托,请周先生帮其朋友算算吉凶祸福。
镜若山人略一思索,即摇头笑道:“吾算壮士的这位朋友,兄弟九人、福深寿浅,一日三餐、送到嘴边,只可惜仅有一年之命。既为壮士之友,想必壮士你不会卖友求财吧?”
旁边等待问事的人听他如此一说,均是甚为惊愕:这镜若山人一向德高望重,就算是不顾情面、铁口直断,但人家的朋友只有一年之命了,他今天怎么会面带微笑呢?况且人家都说是卖友求荣,这个镜若山人却说什么卖友求财?
镜若山人言罢,就意味深长地看着那个壮汉。
那个汉子听镜若山人如此一说,稍一愣神,继而面现尴尬,连忙道歉。
原来,那壮汉为了稳妥起见,在问事前想要先考较一下镜若山人的术数深浅:他刚才所报的那组生辰八字,是自家老母猪所下九个猪崽子的出生时辰……
壮汉见镜若山人果然名不虚传,这才长揖到地、拜求指点。
更让人吃惊的是,没等那汉子说出具体所问事项,镜若山人即挥手制止说,壮士所问事宜,山人早已知之,答案就在这个竹筒之内。
那个汉子毕恭毕敬地接过竹筒,打开一看,竹筒内有字纸一页,上书八个大字:“弃耕从戎,终成一将”!
这个人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国军抗日名将孙弃耕将军!
孙将军当年入伍前找镜若山人,正是想要问一下前程如何,因担心周潜年轻,恐怕名不副实,故而先行试探之。
镜若山人的八字预言,更加坚定了他从军抗日的决心,入伍后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一步步晋升至国军中将军衔,后随军撤往台湾。
抗战末期,镜若山人偶然在出土的石器上面发现刻有字符,却是早已失传数千年的《连山》、《归藏》二经,这才明白三易一体,没有《连山》、《归藏》,对《周易》的理解实如管中窥豹、无法全面参悟。
自此以后,周潜的易学造诣更加出神入化,人称“赛李袁”,意思是周潜的易学功底,赛过了唐时的著名术士李淳风与袁天罡。
因为预测到了十年浩劫,故而周潜在解放后放下绝学、闭门谢客,从而得以全身安渡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