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娜娜也不像其她女孩子一样,一不拘束谨慎、二不故作娇羞,与周扬聊得倒是比较投缘儿。
“哦,没有想到你还懂古物的鉴定呢,这一行假货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高仿的东西都有人工进行腐蚀、包浆,很不好分清真假。甚至可以这么说,整个古玩行业就是个没有骗子就没有市场的行业,你要是真的能够鉴别古物的真假,那可不得了!”娜娜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扬。
“算不上是鉴定,只不过我大致可以瞧出一件东西到底是真品还是后人仿制的,并不能够像专家那样,能够准确说出一件东西的历史人文背景。”周扬继而感叹道,“现在全国各地都像疯了一样,都在搞什么古玩字画那些东西的收藏和买卖,难道我们这小小的望山县,这行也是很红火么?”
“隔行如隔山,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一行,虽然看起来并像商场那样热闹,但我们信奉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有时候一件古玩出手,就能够赚不少钱呢。”娜娜在周扬面前并不保留。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假,但那要有值钱的好东西才行,你们这行的古董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啊?我不相信那些值钱的东西都是人家祖传下来的,而且真是祖辈相传的宝物,他们轻易也不会出手。”
“这倒是我们那行的秘密,反正说给你听也无妨。”娜娜就讲了起来,“平常那些不值多少钱的小东西,都是七星镇村民拿来换钱的;真正值钱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通过‘三姐’来拿货,我们整条古玩街的百十户商家,全是靠她一个人——要想开店买件镇店之宝类的古董,除了找三姐之外还真没有办法。”
“那个三姐是干什么的?她从哪儿弄来那么多古董?八成她就是个盗墓贼吧?盗墓的多是男人,女盗倒是不常见啊!”周扬感到非常好奇。
“那还用说吗,绝大部份真品都是从古墓里面挖出来的。三姐手下有好多人,但她却从来并不去亲自盗墓。现在政府对‘刨古董’管得很严,除了三姐之外,谁会有那么多好东西?”
“嘿嘿,那个三姐是不是盗墓的头儿啊?”周扬说,“以前听说过七星镇的老百姓全是靠刨古董发财的,后来政府抓了很多人,没有想到现在还是很厉害呢。”
原来,周扬虽是望山县人,却并非对全县的情况了解很多。
在望山县西部,就是著名的王屋余脉七星镇,据说从汉朝开始就被世人认为是地气聚集之处,大大小小的古墓老冢到处都是。
虽然地少收成不好,但七星镇却是全县最富裕的地方。别说采石挖坑,听说以前一场暴雨过后,就会有人拾到马蹄银、皮钱子一类的东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七星镇的老百姓理所当然地靠“刨古董”来发家致富。
后来虽说是政府明令禁止盗墓挖坟,而且还抓了一批“摸金校尉”,但那七星镇地处王屋余脉,山高沟深树木多,再加上地广人稀,根本没有办法杜绝。
更重要的是,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七星镇的老百姓们根本不认同什么地下古物、国家所有那一套。
在他们看来,挖些地下的无主之财那是天经地义的,谁发现谁弄走就算是谁的意外之财,盗墓总比那些小偷小摸盗取活人财物或者是拦路抢劫要好的多吧,所以那些人虽有收敛、却不放弃,只不过是转明为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