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璞一看这架势,知道这个小局面一旦失控的话,群殴是在所难免的,而自己这幅身板儿经不起他们折腾几分钟,那也是肯定的。
郭小璞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着,无数先贤达人的名言警句是纷至沓来。
古人云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曾经云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且还说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等等,反正这种劝人低头的话林林总总、总而言之,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哑巴吃黄连总是好过吃乱拳……
非常精明世故的郭小璞虽然明知按那个外乡人的孬主意写什么认罪悔过书绝对是黄连二两,但它总比在乱拳乱脚的群殴之下丢命要强得多!
所以郭小璞权衡了一下利害轻重,觉得还是黄连清热解毒有好处,至少目前能保老命一条,至于其他的么,哼哼,回去将养好身体再找他们算账不迟!
“咳,我说这位先生啊,杀人不过头点地,有害人的本领也要有认错改过的勇气不是?你要是真的执迷不悟、死不悔改,那我就不管啦!我这人心肠软,见不得群殴的场面,你要是再这样犹豫不决,我可是要走了……”杨奇龙好心好意地劝道,而且看那架势真的像怕见到群殴时有血洒到他身上似的,准备扭头就走。
“偶,偶印错,偶系偶系(我,我认错,我写我写)……”郭小璞作为当地人,自然深知群殴的效果,再加上这个外乡人一张利口,看似给帮助自己说话、实则像个崔命鬼似的不把自己赶到悬崖边上不罢休,所以他虽然感到非常委屈愤懑,却也不得不选择了黄连!
“好啦,给人家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嘛,你们赶快给他找找纸笔,让他写个认罪悔过书。”杨奇龙又提醒道,“对了,别忘记找块印泥儿,好让他按个手印儿……”
做惯了三好先生(抽好烟、喝好酒、听好话)的郭小璞给人家写认罪悔过书,在场之人还是头一次看到,所以淳厚地道的山民们立即非常热情地找来了纸和笔,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
郭小璞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一拐一瘸地走到那张小桌子面前,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写了起来——人家秀才遇到兵、有理还说不清,更何况自己一介村夫呢,郭小璞尽量调适着情绪,认真地写了起来。
“哎——不需要有什么文采的,咱可不学那个三纸无驴的老博士,你直接写自己因为嫌招待不周,所以故意给人家找了块凶地就行了嘛!”杨奇龙站在旁边指点着,“对了,一定要写上自己是真心认错、知错就改,回去后就把当初的酬金退还人家、以表诚意,这个可不能给忘记了,否则的话,这个诚意可是显示不出来啊!”
郭小璞听他在旁边指手划脚,而且要让自己挨揍之后退还酬金,不由得抬头瞥了杨奇龙一眼。
郭小璞对杨奇龙的这一瞥啊,那可不是风情万种、脉脉含情,而是充满了埋怨与恼恨,分明在说你小子哪个地方暖和到哪待去,别在这儿煽风点火了。
但杨奇龙这人向来是热情如火、不图回报,当年上小学时就是学雷锋做好事的标兵:当时一个年轻女老师批准教育他时,杨奇龙考虑到大热天的老师肯定很热,于是非常热情主动、迅雷不及掩耳地帮老师把裙子给扯了下来,好让老师凉快凉快,而且没等人家说句感谢话,他就一溜烟儿地跑回家了……
所以他不可能被郭小璞这一瞥的拒绝而袖手旁观,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帮扶郭小璞深挖错误、将功赎罪:“哦,对对对,现在商店里都承诺假一罚十,你故意给人家指了块假的风水之地,也是可以比照办理的。”
围观的众人纷纷叫好,都认为这个外乡人说的在理儿,他郭小璞故意害人,当然不能只是退回当初的酬金就算了,而是应该进行惩罚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