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呵呵,那个农夫听了算卦先生的话,立即带人找到那株大杨树,发现离地数丈高的杨树上面果然有一个磨盘大小的鸟巢,于是就让人爬到树上。结果刚刚爬到鸟巢之处,就看到前面一片芦苇深处有一条大牛……”卢鹤亭说,“众人过去一看,正是那农夫所丢之牛——如果不是按那算卦先生所言去做,当时正值夏季、芦苇茂盛,如何能够看到啊!”

听卢鹤亭如此一说,众人均是恍然大悟、抚额大笑:是啊,大牛藏身芦苇深处,若不是爬到大树之上,确实不易发现!

如此说来,那位算卦先生果然是奇人一个,而且言语之间风趣幽默、又能起到实际效果!

“周先生的这个说法,可是与那算卦先生是一个意思吗?”阮少水看到周扬仍是一付轻松自在的表情,小心地问道。

周扬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哎呀,周先生果然厉害,仅凭悬丝诊脉就能推算得如此详细,真是令人佩服!”阮少水说,“其实我在昨晚也是推算了一番的,只是推测到那牛应该就在南方,至于具体距离与位置,倒还真的未能算到如此精细之处!”

见阮少水这样说,中越双方的易学高手们这才对周扬投去叹服的目光,觉得人家如此年轻而能名扬多国,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竟然能够通过悬丝诊脉,探知的人吉凶祸福、往昔未来,甚至连财帛得失的情况也能够推测得如此准确,看来真是不服(扶)尿裤子啊!

然后周扬又告诉阮少水,说那条大牛已经不在漫野之中,确实不容易找到,它早已被人拴在院中。如果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在那儿楼上四下望去,自是能够发现丢失之牛……

阮少水再次道谢,并立即打电话告诉家人,按周扬所说的距离方位和方法去寻找。

周扬与卢鹤亭相视一笑,均是心领神会——尽管周扬根本不晓那悬丝诊脉之道,但他能够让阮少水折服,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但是,周扬的喜悦之情也是一闪而过,因为他心里面非常清楚,仅仅依靠这些,最多能够让那个阮少水佩服自己而已,要想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拜自己为师,最后心悦诚服地献出那本《太素脉法》,距此还早得很呢。

俗话说得好,收人需收心、收心需施恩,这句老话还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因为别说你有什么易道奇术,就连历代那些帝王将相,如果不能施恩于人,光靠武力什么的也不能够让人死心踏地跟随于他!

要想让人五体投地或者像小说中那样,让人哪怕是刀山火海在所不惜地以为己出力,除了施恩于人,再无其他之法。

所以周扬思忖了一会儿,觉得仅仅依靠自己的易道之术外加小聪明,根本不可能达到目标。

古人云,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就算想要钓条小鱼小虾的,还必须先付出点儿诱饵,更何况是那本《太素脉法》的奇书呢!看来不想方设法给人方便,别人也肯定不会给予自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