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孩子这么干,那叫童真。三十岁的男人还这么干,那就叫幼稚。
不过似乎任何一个公司都有潘东子这样低情商的人,肖开元虽然心里有点厌烦,但也是见怪不怪了。
“啊,这样,以后你们多多沟通,多多互相学习,咱们继续开会。”骆三郎很礼貌地打断了潘东子的“谦虚”和肖开元的“客套”。骆三郎好像也不太喜欢潘东子,但是人家骆三郎深沉,不表现出来。
骆三郎继续说:“昨天我跟肖开元他们开会时说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招聘,现在我们部门这几个人就算是再能干,也没法形成气候,人的数量必须要补充上。我已经跟咱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打过了招呼,让她把合适的简历优先发到我这里,我会及时把意见反馈给她,让她安排面试,面试的第一轮,你俩负责。不知道肖开元你以往是否有面试的经验,如果经验不是很足,那么袁海也帮肖开元把把关。”
潘东子有些得意,把脖子上的“红领巾”紧了紧。
“虽然你俩各带领一个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但是毕竟我们是在同一个利润中心,要多多协作,尤其是袁海你,对于我们公司的一些传统的优势啊、固有的模型啊什么的都很熟悉,要多多向肖开元介绍一下,要是肖开元向你请教,你可要多多指点啊!”
潘东子脖子上的“红领巾”更紧了。
“后天,肖开元把项目的标书发给我的同时也抄送袁海一份,袁海你要对肖开元写的标书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啊!你有那么多项目经验和写标书的经验,一定能给肖开元很多中肯的意见。”
潘东子脖子上的“红领巾”紧得不行了,勒脖子了,控制不住了,勒得脖子生疼:“我肯定会帮助肖开元完成这标书,一定好好给他润色……”
肖开元唯唯诺诺地答应着,汗都快滴答下来了:怎么这世界上有这么不识数的人。东北话叫“欠蹬”,上海话得说他“鲜咯咯”。
“好了!反正你们多多协作吧!”骆三郎看样子汗也快滴答下来了,遇见这么个不识数的人,愁死。
要是这人在国企里,就凭他这“欠蹬”样,可能一辈子也当不上项目总监,但外企那套特殊的晋升机制,就能让他做到项目总监的位置。
第十一章 脱了缰的疯狗
二狗一向挺佩服肖开元,因为他始终能在枯燥的工作中始终保持激情,这太不容易了。刚参加工作时,二狗也挺有激情,有活儿抢着干,没活儿也要找活儿干,那时候觉得拿着公司几千块钱的工资,一定要创造出相应的价值。但这样的激情只持续了三四年,到了现在,尽管二狗的工资翻了几倍,但对工作是避之不及,能少干就少干,能混就混。而且二狗发现,不仅仅二狗是这样,很多人的工作热情都会在工作第三四年开始退却。而这个时间,却又恰恰是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很多人都是因为慵懒,在这个“分水岭”被“分”了下来。肖开元不一样,他始终对工作保持着绝对的热情。曾经有同事这样评价肖开元:“只要咱们公司来了活儿,肖开元肯定像脱了缰的疯狗一样冲上去干。”请注意,不是“脱了缰的野马”,是“脱了缰的疯狗”。尽管这个玩笑有点过分,但不是“疯狗”一词绝不足以形容肖开元对待工作的疯狂。
因为肖开元是“脱了缰的疯狗”,所以他的职场越发展越顺。因为孔二狗是“晒太阳的懒狗”,所以二狗已经开始裹足不前。二狗不承认自己的天资比肖开元差,职业发展跟天资无关,只跟肖开元的“疯狗”精神有关。
整整一下午,肖开元都在认真做标书。尽管进入公司两天遇到的人是“欠蹬”潘东子、“闷骚男”冯然、“鬼混女”张青、“藏传佛教俗家弟子”何华华这么几个要么有性格缺陷要么不认真工作的人,但根本不影响肖开元的“疯狗”斗志。毕竟他是领导,不但这事儿是他负责,而且他必须要在这标书上表现出一定的水平。有水平,才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