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上,记录上《余生书》与大蜈山,沈文剑还自己写了推测注释。
大蜈山当年不受万魔吞天影响可能有二:有真正的大妖,大妖在普通人眼里都是大仙,有些在受人香火时的确会保一方平安;剩下的则是地脉有异,魔物们不由自主的忽略了该处。但不管真实情况是哪种,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怕是难以再现当年的末日桃园。
接下来沈文剑把同书架的书一一拿出来翻看,除了数本类似《余生书》的“古籍”,还找到两本飞石门自己整理的关于万魔吞天的册子。
飞石门所搜集的“古籍”年份不长,多都是上回万魔吞天的记载,绝大部分信息对沈文剑已经没用。
再看飞石门自己整理的册子,也发现了问题。
大概是能供参考信息的年代关系,飞石门似乎以为万魔吞天是个固定事件,册子中甚至把征兆、表现、爆发等作出时间表以求应对方法。
“哎。”沈文剑把手上的册子放回书架时,故意叹了口气,摇摇头。
“不知小友为何叹气?”书架后传来问话。
旁边有人盯着,沈文剑早就知道,因为对方根本没有隐瞒身形动静。
沈文剑觉得自己借阅了他们的书,还是应该反向提供点信息才算心安:
“贵门整理许多消息,还构思了应对之策,然而魔大半并非‘怪物’。”
“噢?本门的册子似有记载不少由人变化之魔物,小友的意思是?”
“魔由心生。”
沈文剑停顿稍许才继续,“任何门派首先对付的是自家人,过不了坎便除名罢了。”
万魔吞天最可怕的还不是野外的危险,而是亲朋好友变成怪物要杀光自家人。
之间有些细节虽有记录却无法考证,大概是怪物会保留曾经为人时的常用法门,还会多出一些只有怪物才能用的力量,实力没有明显提升,可是战斗方式的变化很容易让身边人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