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当然优化是未来的事,属于现在的事是这个级别的超算已经达到的真正实用化的程度,完全能够辅助空气动力、材料学的研发工作,也能够辅助天基系统处理海量的图形数据。

可以说哪怕是现在的2030倍,也已经超出沈文剑的最低预期,看来芯片组真的在二代计算芯片里,就已经为超算构架做了颇多的准备和铺垫工作。

就今天的结果,十几年没白花!

话说回来,计算能力要先转换成各种实验室理论、技术、材料,然后才能推动整个系统前进,并不能立刻转换为战斗力,这么一想他也不那么急迫了,等着刘香湘过来再做打算。

刘香湘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下午,见到沈文剑的时候还探头探脑。

“哎呀,师父都不急的,早知道明天再来了。”刘香湘一边嘴炮一边坐好,从口袋里拿报告出来。

沈文剑不算外行人,该有耐心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急的跟猴子似的:“我着急你今天也拿不出五千倍的超算,说说吧,测试后讨论出什么结果了?”

刘香湘从报告里捡出一张纸推过来说:“我们进行了二十个类别的数学计算,后来拆除两百片芯片重新做了同样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之后,芯片组认为后续单纯通过堆积芯片的方式,应该能把算力堆到六千倍左右,不过从各方面成本看,他们觉得应该把芯片数量控制在两万两千片左右,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构架。”

沈文剑听着她的声音,也主意到纸张上几个重要数字。

两万两千片芯片,预计算力为单片的四千倍,效率比接近02;三万四千片左右时,能达到五千倍,效率比降低至015不到;想要达到六千倍,需要搭载至少七万片芯片,效率比已经很难看。

看起来还不如眼前的4200片的结构,不过超算就是如此,这里能提升多少,后面使用时就能节省多少比例的时间,能做到四千倍的就用四千倍的,除非产能上出现问题。

玉剑山现在显然就是产能限制了超算的应用。

“他们有没有说改进构架能提升多少吗?”

刘香湘摇头:“谁敢给保证啊?不过池工倒是有说,现有构架的提升空间应该还有20到30,无法形成质变,稍微改进些缺陷先用着,他们再做新的构架。”

“新构架不会又要等新一代的芯片吧。”沈文剑觉得有点肉疼。

刘香湘耸肩:“这就要师父自己决定了。要我说,二代芯片的基础就这样,即使以此开发新构架,能有两、三倍的提升都是邀天之幸,新构架配合新芯片,才能有联合计算机到超算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