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定价上商人们很团结,三十、五十金币一吨的稀土氧化物收购价是六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都是生产成本。几千金币一吨的产品竞争比较激烈,最后报给村民的售价也不超过一百金币。
即使收购价如此之低,按一套小设备每年获取一百吨半成品,以该矿区的富集度,村民们仍然能获得约五百金币的总利润,按二十个劳动力计算,每月两个金币的收入也比种田高的多。
等转为熟练工,一套设备有八个人就足够,那时收入甚至会比城里人还高,哪怕被小商人工头剥一道,仍然会高于种田收入。
当然这都是理想状态,商人们可不是慈善家,打压价格时还会联手行动,村民们想靠着这个变成巨富没有可能,但肯定会比之前生活有所改善。
其实从周边地区分批传出的消息看,伊索特琴地区的半成品收购价已经算高的,等于把其他地区的商人排挤在外了。
另外,穷惯的村民在商人们的教导下,也能学会坑外地商人,把价格抬一抬赚取外快。
不过这种机会以后应该不太会有,因为在赛博坦时间三月下旬,伊索特琴把稀土列入跨境贸易清单,征收高额的出境税。
这项出境税直接对接赛博坦收购价,征收额度达到两成,也就是说那些重稀土半成品,每吨离境都要付出数百近千金币的代价!低门槛初加工技术弄出来的是混合物,会有好几种稀土氧化物混在一起,每吨的出境成本会低一点,可按比例算仍然是最终售价的两成。
如此高的出境税肯定会催生出走私,但走私被抓到最低是抄家,敢付诸行动的多数是收购不了多少的穷鬼,一般最多是通过买通税务官稍微夹带一点避税的,消息曝光时立刻补税。总的来说,这项税务还是会有效防止稀土资源外流的。
话说回来,高额的出境税还是打击到商人的积极性了,他们宁愿到去找关系参与国外稀土的贩卖,伊索特琴国内的稀土开发热迅速降温,只留两、三个商会和一些设备购买方的小商人在弄。
王储敢把稀土税提到两成,也是国力使然。
正在大规模建设的电网催生出电缆提供商、机电设备提供商等新产业,境内煤矿也在积极扩充产能,伊索特琴现在的预期年度总税收增长率已经超过10。一百多万金币的稀土市场还要跟其他国家竞争,根本就没被王储放在眼里,众大臣也知道,为那可能存在的几十万金币利润跟王储去闹不值,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墙内开花墙外香。
四月,伊索特琴的稀土市场已经被划分完毕,在布尔河东岸发现的几个新的小稀土矿也没产生新波澜。倒是伊索特琴商会的稀土加工设备在四月迎来一大波国内外订单,国内商人拿来也是做二道贩子往国外卖的。
这是电力普及带来的好处,三个月前,随着怪兽卡车的机械化改造达到一定程度,白玉重型提高了对市场的机床供货量,电灯普及率超过五成的基纳尔地区金属加工成本有了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