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页

在他们眼中是没有普罗大众,方外之人的,就算有,多半也是他们的奴仆下人之流,教坊司的那些名妓舞女,文化圈子,拥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实际上,真正的普罗大众,凡夫走卒之流,当真有多少认得青莲先生唐太白,又怎么知道他究竟是才华横溢,还是浪得虚名?

忠奸善恶,美好丑陋,同样是任人分说。

自己所打造的青莲居士唐太白这一人设,虽然已经在大乾亮相多年,但是走的基本上都是上层路线,至上而下的普及。

迄今为止,他的影响力还集中在儒门读书人一脉,也只能止于儒门读书人一脉。

名义上说是家喻户晓,实际上都是吹出来的,现实生活之中,哪里真有可能做到如此?

慢说如同封建古代的大乾王朝,就是已经开始普及网络,发展到网络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偃道地盘,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李尘自己也从来不信什么名门高士,毕竟道听途说者多是别人所言,自己若无确切的消息渠道,又怎么分得清善恶忠奸,美好丑陋?

“这些就是所谓的愚民啊!”

他不由得发出了和几名万象书院管事一样的感慨,但是此中感情,截然不同。

他所遗憾的,是无论法道,儒道,武道,还是自己所处的偃道,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信息互通,广济天下,让舆论真正成为天下人的舆论,消息不再为任何势力所把持。

万幸的是,偃道已经成为离这一目的最为接近的道途,有了偃界天罗网的存在,大师高人都将广为人知,不再是小圈子封闭起来自娱自乐的存在,也不用再为人所册封,普罗大众无法评判。

广大子民自有消息来源,不再成为所谓的愚民,对必要事物一无所知。

只有做到资讯互通,广济天下,才是实现人人如龙,天下大同的基础,如若连这等条件都没有满足,后者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不过就现实而言,自己身处此间,隐姓埋名之事也是偃道机密,普通之人不得而知。

如何处置此间的度量,区分公开与私密,仍然还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