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的陈述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分钟,这期间没有任何人打扰他的叙述,也没有人任何人离开和表示不满。每个人都很是耐心的倾听,等到叶云的讲述结束之后,休息室依旧停留在静默的气氛之中。
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破坏力惊人,时至今日那股阴云都没有彻底散去。而去年开始,国内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变得极其严重。海洋运输业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到现在都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不过叶云知道,海洋运输的春天很快就要来了,国内对钢铁原料的渴求会直接带动海洋运输业的复兴,这也是叶云为什么要赶着时间掺和到这里面的原因。
中国需要的,就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这中间除了有中国市场庞大的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国际贸易的壁垒,虽然加入了wto,不过这种贸易壁垒还是存在的。
浅水商行目前的实力还是太弱,酒井优子说的对,叶云如果真的贸然的启动远洋运输,必定是个惨败的结局。但是能够借势就不同了,与这些传统的海洋运输集团合作,能够缩短浅水商行在这方面筹建的时间,虽然在国内叶云已经拥有了一流的物流系统——中邦物流,可是过国际大宗货物的运输,还是更多的依赖海洋。
叶云也要借此机会,将中邦物流推到前台来。在将来,中邦物流还将有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只是现在没有那个必要说出来。
南洋集团不是超人,自然也受到了波及,并且现在都没有缓过气来,只能够通过缩减业务来渡过危机。眼下叶云的规划,却又让他感觉到了运输业即将要崛起,这种感觉很是奇妙,以前也不是没人跟他说过同样的话,但是马文渠却都没有相信。他也搞不懂为什么这个少年人会有这样的魔力,扭头看了看何森,发现他也是一脸淡然的微笑,显然很是赞同叶云的话。
马文渠、崔文晔两人,最终还是在何森的牵头下跟浅水商行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虽然不具有法律的效应,可是能够让他们俩当场表态,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叶云也不指望能够一口吃个胖子。事情总是要慢慢做的,不过事后却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将这次酒会的参与人员名单给泄漏出去,让那人在暗中蠢蠢欲动的家伙,好好开开眼。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叶云带着他们离开京城,前往东山市参观了东山码头的筹建工作,何森做事的确是雷厉风行,前期的资金已经拨付过来,而且器材这些也通过海运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了东山市,现在的东山码头,再度开始了火热朝天的运作。
马文渠与南洋海运高层看到叶云表现对海运如此强烈的兴趣之后,感觉非常的疑惑。叶云站在东山码头的一号集装箱基地,迎着拂面吹来带着腥味的海风,跟马文渠说着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至于崔文晔提前返回马来西亚,这些天叶云陪着的基本上就是南洋海运的高层,相互了解的同时,也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毕竟是这么大手笔的投资,谨慎一点没有坏处。
当然也可以说马文渠对叶云本人充满了好奇心,想了解浅水创造市场奇迹背后的根源,这几天的相处与了解倒没有让他失望,也加深对浅水商行的信心,何森也是如此。
此刻的叶云头发被海风吹起,有着少年人没有的意气风发,笑着说道:“马先生,我的想法其实还有些不成熟,但是我觉得时机是不会等待我们的,何况等到我们准备妥当,估计机会也就悄然溜走了。所以只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把握,那么也是值得尝试的。”
马文渠也笑了,说:“没错,其实做生意就是一个赌博的过程,有胆色有魄力的人,就算输了个精光,只要那口气还在,将来说不定就还有发家的机会。叶云先生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至于合作的细节,我代表马家表示同意,不过崔家那边,估计还得叶云先生自己去说,我可不好越俎代庖帮他们也答应下来。”
何森在旁边补充道:“问题应该不大,关键就是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当然如何操控资金也是需要我们几家好好商量的,我还是不太相信国内的官场,这么庞大的资金丢了进来,那些官老爷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我心里有些打鼓呢。”
叶云淡淡的说道:“这点何爵士跟马先生完全可以放心,浅水其他的不敢保证,资金的流通和使用,是绝对不会有岔子的。”
第六百二十九章 海洋通道
最终叶云跟马家还有何森达成了协议,又通过电视会议跟崔家达成了同样的协议,整个合约签下来,浅水募集到了超过一亿美金的资金。而有了马家跟崔家的带头,其他东南亚集团公司也纷纷响应,开始往东山码头这个坑里面塞钱,最终资金超过了三个亿美金,这笔钱能够大大的缓解目前叶云身上承担的资金压力,虽然领衔网在美国上市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可是短时间套现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叶云只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他的债权人,浅水没事,还有钱罢了。可是手中的流动资金,却依旧比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