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余音

师弟为何那样 羡秋风 4428 字 2024-01-03

“你师叔是这么说的?她要你去须节山?”

清清点点头:“我这几年一直没有她的消息,问掌门,他也是不知。”

玄虚子冷笑一声:“我知道她在何处,或许再过几年,她也不会回来。”

清清大惊,忙追问:“师叔她……”

玄虚子揉了揉额角,疲惫道:“她是闲不住了,大概搭了艘宝船,去寻海上仙山了。”

清清听得云里雾里,玄虚子显然也不想多说,他把关于蒙阶盖丽的事细细问了一遍,听到最后,重重叹了口气。

“你们胆子太大了,那位是什么样的角色,这就敢去交易推拉?”

“这也是没有办法,”清清低下头,小声地说,“我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您……”

玄虚子便无论如何也教训不出口,他又叹气道:“长大了,确实也该长大了,为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怕的。”

他望着远处巍峨静谧的雪山,喃喃道:“见你安好,我心里也就满足了,你母亲——”

他垂下眼,掩住神色。

“她也会替你开心。”

他很少这样提起母亲,清清安静下来,她注视着日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地砖上的形状,又回想到了小霜观名字的由来。

但她绝不会向师父求证,有些旧事,只适合放在风里,而不是被谈及。

清清在昆仑呆到了开春,既没有等到丹成,也没有看到萧子熠,他们的行踪被掌门遮遮掩掩,她心里恼恨,也无计可施。

偌大的山上,她练剑修行,偶尔向师父讨教,偶尔同师弟切磋。

玄虚子赞不绝口:“好徒儿!有了这般精进,为师真是万万没想到啊,把道术蕴含在剑招之中,我从前尝试过,但太过复杂,也劳费心神,便没有深入钻研。”

清清自得极了:“这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这融会贯通的本事,是我在西域时,路过一处破败的寺庙,那庙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小沙弥守着。我给了他一块米糕,同他论了一日的法,就自己悟出来了。”

玄虚子哈哈大笑:“你这狡诈孩子,何时懂了佛理,还会同人论起法来了?”

清清也笑了几声:“不过是粗略看了几本经文,所思所虑,更多的来自路上的见识,那沙弥同我说得也不高深,比起论法,更像是拉家常吧……”

拉家常怎么会拉出这种收获?玄虚子知道徒弟不愿多说路途上的颠簸辛苦,他心中一酸,终是按下了这个话题。

在春天结束前,清清要离开昆仑了。

她左右等不到好友相聚,身体也适应复原得差不多,现在只想下山透气,好好玩耍游览一番。

下山前,玄虚子同裴远时说了一整夜的话,并且不许她旁听。

第二天,他们在山门挥别了送行的玄虚子,清清忍不住问昨晚的事。

山脚没有风雪,但天是无边无际的灰蒙混沌,他们牵着手,走在冰冷坚硬的石面上,好似茫茫天地间只有彼此。

裴远时一开始不肯透露,被她缠磨了好一番,才肯略说了几句。

“左右不过叮嘱和警告,”少年的鼻尖被风吹得有点红,“让我老实,让我听话,若是让他知道对师姐不好,就算到天涯海角,他也要追过来收拾我。”

清清忍笑道:“同我想的差不多。”

裴远时叹了口气:“若没有同公主交易换得你健康的事,师父恐怕只会勒令我离开。”

清清忍不住安慰他:“怎么会?你这么好,师父不过嘴上严厉些罢了。”

裴远时看着少女明净的双眼:“我不好,竟然肖想同门师姐,这可是……”

清清恼了他一眼:“不许说!”

裴远时便笑了笑,将叫人脸红的词句按了下去。

他们此番要去须节山,看看师叔留下的道观。

这地方是玄虚子建议的,他说素灵真人在那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对修为大有助益,先前她明示清清去那地方躲避,其实就有这个意思。

“她定是知道那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不如便宜了师侄!你们尽管去拿,万不必客气。”

宝物相诱,清清便欣然出发了——至于师弟的意愿,她全然没过问。

她的意愿便也是他的,根本也无需过问。

况且,她真的很怀念须节山。

怀念山脚下翻涌成浪的竹海,怀念蒙蒙细雨中青灰色的屋脊,怀念在那里度过的每一个日升日落。

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她靠在少年怀中,忍不住同他说起过去的漫长夏日。

“那里总是凉爽又舒适,若是天气晴好,我就去林中玩。有一处极为漂亮清凉的溪涧,里面的鱼又细又长,是淡淡的青色,烤来吃味道最好。”

“还可以去山脚的竹林,雨后能采摘到最大的菌子,长在竹根边上,灰蒙蒙的一团,简直要鲜掉舌头。竹根也可以捡回来煮水喝,又清又甜。还有竹荪、竹笋……一种叫竹节虫的,长得跟竹枝一模一样……”

“若是下雨,就只能呆在观里了。其实山上总会下雨的,但我并不讨厌,因为我住的那个屋子有扇漂亮窗户,雕了好看的花,透过窗看雨很有趣味。我通常会带一些书去,读倦了就看看雨,哎呀,你肯定想象不到……”

裴远时听了,只淡笑着拂过她耳际的黑发。

何止想象得到,他甚至从未忘记过。

从未忘记她看书的桌上被她刻了“傅新澈”三个字,那门框上有长短不一的记录身高变化的刻痕,雨中的山景又是多么美丽。

关于那个夏日的一切,他闭上眼,能从脑海中完整地回忆一遍。

与此同时记起的,还有年少时,既幼稚又真切的心动。

如今这份心动已经成了现实,并且深深印在他灵魂中,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这实在是天底下最幸运,最美妙的事。

他倾身吻上怀中少女的脸颊,在温柔地厮磨间,他漫不经心地想,什么时候把这件事告诉她。

她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是可爱的慌张,还是佯怒下的羞涩?

无论怎样,他都想看。

抵达道观,正是细雨朦胧的午后时分。

初夏的山林中只有叶片的沙沙声,偶有一声鸟鸣远远传来,都听得不太真切。一切都被雨丝和绿意朦胧成一片,显现出过于安闲的静谧。

古朴精致的道观静静矗立在雨中,他们开门进去,走过幽深回环的长廊,草草看了几间屋室,发现几年过去,这里不仅没有丝毫破败,连灰尘都几乎没有。

清清却知道缘由:“这里道祖真人塑像都没几座,师叔管这叫道观,我看,更像一处避暑纳凉的山野宅院。”

“当初建成之时,她施了许多古怪术法在这上面,不仅有屋外叫外人迷路的法阵,还有让砖石梁木坚固无比、自行吞噬灰尘的把戏……就为了她能住得舒心。”

素灵真人着实是位懂得生活意趣的,这一点,他们都有过领教。

清清拉着裴远时的手,穿过一道花厅,朝她从前常住的房间走去。

一路上,她兴奋极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待推开那道门,凝望着屋内的一切,却沉默下来。

空中漂浮着淡淡尘埃,女孩走了进去,手指从冰凉桌面上滑过,指尖感受到粗糙不平,她垂首去看,发现了年少时刻上的粗糙拙劣的笔画。

雕花的窗棂,淡青色的墙壁,书柜是为她专门打造的,适合当时她还未舒展的身量,现在看来,这柜子却是过于矮小可爱了。

清清俯身去看柜里的内容,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摞书册,都是她过去爱读的,诸如志怪传奇、历史典故、山水游记之类。

一双手臂伸过来,有人在背后将她环绕住,他垂着头,嗅闻她脖颈间的气息。

“在想什么?”他低声问。

少女偏过头,亲了亲他鼻尖。

“我在想,还能有机会回来这里,再度过一个长夏,真是太好了。”

他们吻在一起。

夜色到来的时候,雨仍未歇,甚至更大了一些。

花窗外的雨丝已经瞧不真切,只有雨滴打在青瓦上的声响,细细碎碎地传来,有些沉闷,叫人只想窝在榻上静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