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初试过关出考场,五爪金龙开思维

散场的众人们还想要围着范进问些问题,范进是不是晕倒了,为什么晕倒了,怎么苏醒的,各种问题。

就在范进犯难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捕头林庆海却是走了过来,帮着范进驱散热情八卦的父老乡亲们。

“多谢捕头,在下范进,还未请教捕头大名。”

范进看着林庆海拱手道谢道。

林庆海呵呵一笑到:“哈哈,在下林庆海,公子客气了。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时候不早了,范公子,您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林庆海不傻,这范进虽然是最后一个出来的,有传闻晕倒什么的,但是却是和杨大人攀上话,必然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这个时候卖范进一个人情,那万一到时候——

身为小吏,林庆海的感觉很敏锐,察言观色也是一等一的,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范进和林庆海客套一番后,拱手告辞。

那在范进之前出来,差点被范进吓倒在地上的学子看到范进离去,也跟了上去。

范明亮和范无咎父子也上了马车,让下人拉车跟在后面。

“范进。”

范进听到身后有人再喊自己,扭头一看。

这不是在自己之前交卷的那个人吗?他叫我干什么?

“有什么事情吗?”

范进回头看向此人问道。

那人仿佛忘了之前对范进的贬低,笑着说道:“没什么事,范进,你是要去广学客栈吗?”

范进点了点头,那人笑着说道:“忘了说了,我叫李常青,是高老乡的学子。和你们高要乡,高灵乡,高王乡不一样,我们在高老山的另一边。”

【广灵县下辖五个乡,高要乡,高灵乡,高王乡,高老乡,高广乡。】

李常青笑呵呵的说道,范进也是陪笑问道:“李兄也是去广学客栈吗?”

李常青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要是住别的客栈,我可负担不起。”

“哈哈,那咱们快些走吧,不然到时候,回去客栈里不知道有没有吃食了。”

范进饿的肚子咕噜噜的叫,而且脑海中的五爪金龙居住的命宫之说,范进也要感悟一番。

并且范进此时只觉得背后的脊椎文骨似乎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里面孕育的好像并不是翰林才有的身体文骨文道神通,而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五爪金龙。

文骨对应的是文道神通。

其中,圣前文位就是圣人门生,天赐文骨,其中童生的眼部文骨对应的是明眸夜视。

如果是秀才文位就是纸上谈兵,觉醒手部文骨,象征着秀才已经可以接触到了时政策论,正式踏入读书人的门槛,以才驭气,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之后的举人就是口部文骨,可以孕育出出口成章神通,而之前提到的舌战春雷则需要身居官职,或者吟诵战诗词的时候有雷鸣气势,方能领悟。

进士的舌部文骨的唇枪舌剑,乃是儒家最强的杀伐手段,唇枪舌剑之斗法,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四个科举文位,将读书人读书时候所用到的身体开发到了极致。

眼能夜视,手能提笔,口能成章,舌能杀伐。

而这只是最基础的文位神通,可以理解为科举文位神通,就是考上科举,得才气灌顶,圣人赐福就可以领悟的神通。

但是文骨的诞生,绝对不止于此。

读书人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还能够领悟出其余的文骨神通。

眼部的过目不忘可以提升记忆力;

手部的奋笔疾书加速纸上谈兵的书写速度;

口部的人言微轻可以让举人知县在审问时候可以震慑住对方,;

舌部的巧舌如簧更是能够让进士在斗法时唇枪舌剑的攻击连绵不绝。

诸如此类的文道神通,在诞生文骨够都可以自行领悟,这就是为什么要考取科举的原因之一。

不得才气灌顶,圣人赐福,想要靠自己孕育诞生文骨,难如登天。

似范进这种圣前文位,比科举可要难得多了,百年不出一个。

进士之后,就是更大的门槛了。

进士虽然少,但是每次会试殿试放榜之后,都会有人高中。

但是想要成为翰林,那不是一般的进士可以担任的。

进士放榜之后,皇帝会御赐“恩荣宴”,所有考官和上榜进士皆前往礼部参加。

宴会之后,便开始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其中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前三甲才能够百分百进入翰林院,不仅能够进入翰林院,享受翰林文位,还能蒙承圣恩,直接担任官职。

而其余的进士们,则是要进入点翰林之外的环节,朝考。

殿试鼎甲三人虽然已经被授予翰林院官职,但是还得参加朝考,只不过读卷官随意将它们放在一等的考卷里面。

三甲之外的其余进士,朝考前列者将进入翰林院,名为“馆选”。

其中又分为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名为“庶吉士”,亦称“庶常”,就是实习翰林的意思。

所谓庶常意思是:众多有品德的官员。

这翰林的选拔也是有很多的讲究,录取标准除了文章要优等外。

还要看仪容仪态,长相丑陋,是没有机会入选的。

核查各人的年龄,越年轻越有入选的希望。

还有就是书法优劣,在朝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字如其人,在这个时代被人十分的看重!

朝考考卷答得漂亮入选的为“文入选”,人长得漂亮入选的为“人入选”,最有前途的当然是“人文俱入选”。

庶吉士是翰林院的临时职位,并不是官职,在散馆分配前仅是半个翰林。

要翰林院各馆二审分配工作后进入其中,方为翰林。

这个二审就是看这个实习翰林适合什么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深造的,就进庶常馆,即教习馆,是新进士深造的地方。

起居注馆,是掌侍皇帝政务之起居、记录皇帝言行的机构,这就是正儿八经的翰林院在编人员了。

最后就是国史馆,是编撰国史的机构。

翰林院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典簿、待诏等职官。

其中修撰是状元的专利,所以状元又称“殿撰”,这就是状元的待遇。

从字面看来,翰林似乎很憋屈,甚至在皇宫中就像是一个打工的,地位好像并不高。

但是从这两点来看,就又不一样了。

第一,从环境来看,翰林院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皇宫,在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方,能够当官,这个大环境下,什么人都有,能在这里站住脚跟的,哪怕是个小太监,说不定背后有人脉。

这种大环境下,才显得翰林略显普通了。

但是这种大环境,也会给翰林带来极大的机遇,因为此时的翰林们,已经进入了皇帝和朝中权贵的视线。